一臺臺橘黃色或純白色的工業機器人,靈巧地將裝滿PVC的包裝袋“抓”起來,“轉身”擺放在鏈板機上;建成基于北斗衛星定位等多種先進技術的人員定位系統,所有進入廠區人員精準定位在1米以內;生產集控中心電子屏上,實時監控著各生產系統的運行情況……這些都是在北元集團真實可見的場景。
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路上,誰掌握了科技創新,誰就掌握了主動權。
近年來,北元集團大力實施科技興企、人才強企戰略,依靠科技創新不斷集聚新動能、持續釋放新活力,讓科技創新成為保安全、降成本、提效益、促發展的一把“金鑰匙”,走出了一條科技賦能高質量發展的創新之路。
“要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圍繞生產運行堵點卡點難點,以工藝改進、流程優化和設備革新,實現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雙提升,推動科技創新由‘錦上添花’向‘雪中送炭’轉變。”黨委書記、董事長史彥勇在2025年工作會上講道。
科研平臺是科技創新的主要陣地。早在2017年,公司全面啟動研發實驗室建設,并于2018年6月成立了科技研發中心,共設“設計室”“研發室”“綜合室”“分析室”四個室,負責公司研發平臺建設、產業發展核心技術研究、生產疑難問題攻關及科技創新、研發管理、知識產權管理工作,重點開展功能新材料、高價值化學品、新能源與節能技術、資源與環保等方向的研究。目前已建成了甘氨酸中試裝置、無汞催化工藝中試裝置及萬噸級工業化試驗裝置、PEM電解槽電解水制氫中試裝置、乙二醇制備氯乙醇中試裝置、PVC樹脂聚合及成型加工、固廢資源化利用、大型儀器分析等平臺,擁有掃描電鏡、X射線衍射分析儀、氣質聯用儀、凝膠滲透色譜儀、全自動比表面積分析儀、差示掃描量熱儀等139臺套分析儀器,自主研發能力大幅提升。公司入選國家級新型儲能創新平臺,先后榮獲“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榆林市聚氯乙烯工程研究中心”“榆林市聚氯乙烯綠色合成與應用重點實驗室”等多項榮譽。
產學研深度融合是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轉化的關鍵抓手。公司與南開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大學、西安工業大學等國內高校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開展了無汞催化劑工藝技術研究、電石渣制備納米碳酸鈣、PVC防水涂料研究開發等產學研項目。同時,與迪諾拉、宏澤等開展了離子膜電解槽節能技術研究,進一步降低電解槽在運行過程中的電耗;與日本智索開展了聚合釜經濟性運行研究;與美國孟莫克合作建設了電石法聚氯乙烯廢硫酸裂解再生濃硫酸項目,解決了聚氯乙烯生產過程中廢硫酸難處理、新硫酸采購成本高的問題。
公司依靠科技創新,不斷開發新產品,樹脂特色產品家族逐步壯大。近年來,公司積極布局和開展專用化、差異化、高端化的新產品技術研究,成功開發出一系列具有獨特性能和優勢的專用樹脂產品,如透明片專用樹脂、發泡樹脂、高抗沖樹脂1000、低聚合度550、消光1200、高聚合度3300和3600樹脂等,涵蓋10多個牌號。不僅如此,公司自主研發的聚氯乙烯護套粒料和聚氯乙烯可降解粒料,憑借出色的性能,在下游電纜和膜制品加工領域展現出廣泛的應用潛力。截至目前,已形成43種聚氯乙烯、7種堿氯酸、9種水泥類及4種電石及相關產品的特色產品序列體系,不斷填補國內市場空白,滿足了客戶個性化需求。
科技創新是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公司榮獲省部級科學技術獎2項,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省科學技術協會、陜西省化工學會等行業協會科技創新類獎項80余項;榮獲陜西省“三新三小”創新競賽獎40項;2項成果鑒定為國內領先水平,2項成果鑒定為國際領先;參與發布國家、行業、團體標準25項,累計授權專利413項,注冊商標85項;“北元”商標被評為“陜西省著名商標”,“北元”牌聚氯乙烯和高純氫氧化鈉被評為“陜西省名牌產品”。2023年,公司榮獲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成為陜煤唯一獲得此項殊榮的企業。
“科技創新最核心的是人才問題,人才是創新的主體,只有擁有一流的創新人才,才能產生一流的創新成果,才能擁有創新的主導權。”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劉建國如是說。
近年來,公司致力于打造一支具有先進技術、富于創新能力的科技人才隊伍,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先后修訂完善《科技創新成果管理辦法》等,給予科技人才應有的待遇,使職工享受到科技創新帶來的收益。
人才培養為企業發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公司堅持創新驅動引才聚才,改革體制機制選才育才,優化發展環境用才留才,采取“走出去”與“請進來”的培訓方式,通過高端人才引進、特殊人才激勵、外部人才聯合和高水平團隊建設等措施,進一步提升員工隊伍的專業素質,打通技術人員發展和晉升渠道,各類人才競相涌現,實現人才與企業“雙向奔赴”。
如今,公司的技術能手、優秀人才在生產一線綻放光彩,他們也成為公司最耀眼的“明星”,讓他們真正感受到有技術就是吃香,有貢獻就能得到實惠。
截至目前,公司獲得技術職稱人員有1729人,其中正高級職稱4人、高級職稱78人、中級職稱502人、初級職稱1145人。
創新驅動發展,科技引領未來。下一步,北元集團將持續抓住科技創新這個核心要素,積極推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加大科技項目攻關,強化人才隊伍建設,逐步占領技術高地,進一步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為北元高質量發展貢獻科技力量。(李建軍)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