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持續上漲帶動油服及設備板塊回暖,杰瑞股份、通源石油等油服公司訂單明顯增加。業內人士表示,2018年-2020年油氣裝備及服務行業景氣將維持向上。
油價維持高位
國際油價5月17日站上80美元/桶整數關口,創下三年半來新高,并高位徘徊。
中國大宗商品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劉心田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本輪油價上漲接近尾聲,不過國際原油價格將維持高位。本輪油價上漲已持續一個半月時間,持續時間較長。從基本面看,利好基本全部釋放。“這波行情中,原油在大宗商品中領漲。盡管成品油價格漲幅較大,但不少地方成品油已出現批零倒掛。這說明終端需求并不是這么旺盛。”
高油價也在改變油氣產業鏈的格局。分析人士表示,從投資角度看,原油勘探開采板塊受益最為明顯;其次是原油貿易類公司;然后是油服板塊,包括石油勘探設備、勘探工程服務等。部分中下游行業壓力較大。其中,航運和航空業成本中燃油占比普遍接近3成。
太平洋證券分析師劉國清認為,油價與行業景氣度遵循“油公司-油服公司-油氣設備公司”的傳導鏈條。油公司盈利能力提升,資本開支意愿增強。同時,維持必要的新增油氣儲量,也在推動油公司資本開支。從目前情況看,油服及設備板塊開始回暖,訂單明顯增加,未來2-3年有望維持回升通道。
中泰證券指出,2018年-2020年,油氣裝備及服務行業景氣向上,全球油氣資本開支步入上升通道。
2018年,“三桶油”將加大勘探資本性支出。其中,中國石化為485億元,中國石油為1676億元,中海油預計增長40%-60%。
訂單大幅增長
石油石化類公司的業績已有所體現。Wind顯示,在36家相關公司中,21家公司2018年一季報凈利潤同比增長,占比近六成。一季報顯示,受油氣產品量價齊增等因素影響,中國石油勘探與生產板塊實現經營利潤97.41億元,增長78.25億元。
作為國內油服設備行業壓裂車龍頭,杰瑞股份今年以來新增訂單增長40%-50%以上,且處于供不應求狀態。公司預計今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1.24億-1.40億元,同比增長310%-360%。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在于油田服務市場回暖,油田技術服務及鉆完井設備等需求增加,公司訂單增加,經營業績大幅提升。
通源石油董秘張志堅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公司2015年收購了美國安德森公司(API)與Cutters公司。目前北美業務占公司收入的60%。隨著國際油價上漲,油田射孔服務行業回暖明顯,公司在美國油田射孔服務業務大幅增長。
通源石油北美業務有望持續高增長。2017年北美業務實現營收4.17億元,同比增長200%;2018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90億元,同比大增355%。
通源石油5月21日晚間公告,擬使用自有資金向美國全資子公司TPI增加投資1200萬美元。此次增資將增強TPI運營能力,推動公司美國業務發展。張志堅說,“將繼續深耕北美業務板塊,加快國際化業務布局,通過資本等手段不斷提高北美市場占有率。”
物產中大同日公告,為進一步推進原油貿易業務工作,控股子公司物產金屬與舟山投共同投資設立浙江物產中大石油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0億元。其中,物產金屬出資8億元。
此外,錦富技術擬以5.1億元受讓浙江自貿區勝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51%股權,進一步拓展氫燃料及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業務。
編輯: 大蒼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