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產案件的審理,是當前司法處置“僵尸企業”、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環節。近日,針對破產案件資金監管難問題,廣州研發并上線運行全國首個破產案件資金管理系統,實現了對破產案件資金的收支一條線,可實時查詢、進行動態監管。
不久前,廣州天匯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破產清算組在阿里巴巴司法拍賣網絡平臺開設賬號,對該公司名下的若干停車位、商鋪進行公開拍賣。與以往不同的是,拍賣所得款項880余萬元未直接交付給破產管理人,而是匯入了司法網拍專用賬戶。
破產案件資金管理系統上線后,該案破產管理人遂于線上向廣州市破產管理人協會提交劃賬申請,要求將該案下的司法網拍資金轉入管理人賬戶,經后者復核后通過,完成了系統上線后的首筆轉賬。
之所以經過這么一道“中轉”,是出于創新破產案件資金監管模式的需要。管理人是破產程序的主要參與者,經法院依法指定后,對破產債務人的財產進行管理和處分;同時,接受法院和債權人會議的監督。隨著破產案件數量日益增多,管理人隊伍不斷擴充,賬戶數量不斷增長,且往往分布于不同地區、不同銀行,使資金監管的難度急劇增加,容易滋生腐敗或不法行為,存在破產案件資金流失的風險。這種情況下,傳統的靠人力去銀行查賬的監管模式,已無法適應需要,急需依靠現代技術實現統一高效監管。
為此,廣州把破產審判信息化作為智慧法院電子政務建設的重要一環。廣州中院副院長吳筱萍介紹,廣州破產案件資金管理系統具有賬戶查詢、資金監管、信息互通三大功能,同時為法院、管理人協會、銀行搭建了信息共享平臺。三方可以通過系統掌握破產案件資金開戶、流轉情況,實現了相互聯通、監管配合,層層對破產案件資金實施監管。
正如廣州天匯案中所顯示的,系統為法院、管理人協會、管理人分別設置了不同的審批、監控權限,所有操作均全程留痕。廣州市破產管理人協會會長錢少武介紹,法院可通過系統查詢拍賣資金的流轉情況;協會可通過審核,對管理人使用破產案件資金進行監管,在管理人和資金之間建立防火墻;管理人可通過網上操作降低資金流轉風險,最大限度保障資金安全。
廣州破產案件資金管理系統上線,標志著該市以“法院—管理人協會—管理人”為主體的破產案件資金管理體系正式建立。系統試運行至今近1個月內,廣州市破產管理人協會38家協會會員單位均已申請開立網拍賬戶,賬戶數及資金量不斷增長。下一步,系統監管的賬戶范圍將從網拍專用賬戶擴展到管理人賬戶,對所有破產財產進行公開、透明、規范化監管,從而構建破產企業有序退出市場的長效機制。
《 人民日報 》( 2018年06月13日 19 版)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