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品質下降、配送不及時、配送站紛紛撤點、顧客無處退款,在海口——
社區生鮮配送:“最后肥肉”卻成“難啃骨頭”
從網上下單訂購,在家里坐等生鮮蔬菜上門,這已經成了一些繁忙上班族“逛菜場”的日常方式。隨著互聯網觸角不斷深入到人們日常生活的每個角落,近兩年,社區生鮮配送開始“火”了起來,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
然而,近期記者走訪發現,在海口,一些社區生鮮配送的運營卻陷入困境:不少居民曾排隊“領菜”的生鮮配送站,已經被租為倉庫或轉為他用,用戶黏度差、物流成本高等難題成為其致命痛點。
生鮮配送站轉租為超市庫房
在海口市龍華區海珠花園小區內的門崗旁,一間占地不到20平方米的小鐵屋顯得格外扎眼。這里曾是一個社區生鮮蔬菜配送站,如今鐵屋門上及墻面上的宣傳海報都已被撕下,只能從屋子頂部依稀看出“生鮮蔬菜提貨點”的字樣。
“兩年前,這家生鮮蔬菜配送企業就不做了, 這間屋子已租給一家超市作為庫房使用了。”該小區物業管理處一名工作人員說。
記者調查發現,附近其他幾個小區的社區生鮮配送提貨點,如今也被小區物業出租給其他單位。對于“來了又走”的社區生鮮配送,物業方面也顯得十分無奈。
“2015年5月,一家企業開始在小區內做生鮮配送,但只做了3個月便不做了,說是資金方面存在問題。”海口亞洲豪苑的小區物業負責人李先生稱,直到目前,這家生鮮配送企業還沒有跟物業方面將未繳的水電費結算完。
李先生還稱,當時這家配送企業離場十分倉促,小區內不少購買了儲值購菜智能卡的業主都沒來得及銷卡退費。
記者走訪海口多個小區發現,此前,多處投放的社區生鮮配送站都已不見蹤影。相關工作人員證實,雖然有些生鮮配送仍保有線上平臺,但線下業務已經關閉一年多了。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