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現場
本報訊 (記者 張璐)5月22日,青海省慈善聯合總會副會長司光遠、副秘書長劉長亮一行來陜調研“慈善幸福家園”工程,與陜西省慈善協會座談交流慈善工作。陜西省慈善協會副會長趙浩義參加調研。
調研組一行先后考察了西安市長安區郭杜街道南小張村慈善幸福家園和鳴犢街道鳳鳴慈善幸福家園,詳細了解慈善幸福家園創建工作情況,仔細詢問具體方法與措施。在南小張村慈善幸福家園愛心餐廳,調研組實地查看了慈善基金線上線下募集善款善物的具體方式。在鳴犢街道鳳鳴慈善幸福家園考察時,調研組一行對其配備的日間休息室、圖書閱覽室、書畫、健身、棋牌、娛樂活動室,以及衛生室、理發室、洗衣房等服務設施給予了充分肯定。
座談會上,趙浩義代表省慈善協會對調研組的到來表示歡迎,并系統介紹了陜西慈善工作情況。他說,近年來,陜西慈善工作聚焦促進共同富裕和參與社會治理兩大核心,積極探索出一條新路徑。通過推進村(社)“慈善幸福家園”工程創建工作,帶動縣(區)慈善大會、項目建設,構建起省市縣鎮村五級慈善組織體系,創新了慈善工作模式。特別是村(社)“慈善幸福家園工程”自2020年10月在38個縣(區)啟動試點以來,已在全省范圍成功創建了7121個慈善幸福家園,累計募籌資金15億元,開辦了老年人愛心餐廳、兒童之家等,切實解決了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動實現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慈善大會的召開,借助黨政領導的大力推動,實現了慈善募集的井噴式增長,募集總額達到23.5億元,為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省慈善協會依托網絡平臺籌款24.5億元,圍繞群眾需求,策劃實施慈安便民橋、慈善助學、大病救助等慈善項目,并開展慈善文化進校園等活動傳播慈善文化,形成了“陜西慈善現象”。
司光遠表示,陜西慈善幸福家園關愛“一老一小”,推動慈善幸福家園可持續發展的做法可學習、可借鑒、可復制。他認為,陜西將慈善工作深度嵌入鄉村振興和社會治理,特別是“慈善幸福家園工程”在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方面的創新舉措,為全國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范例。希望兩省進一步加強慈善資源聯動,共享慈善工作經驗,開展深度合作。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