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張璐
在慈善事業助力社會發展的進程中,嵐皋縣交出了一份亮麗答卷。自第四屆理事會成立以來,嵐皋縣慈善協會秉持“籌募善款、扶弱濟困,促進社會文明進步”宗旨,五載耕耘,累計募集善款物2567.41萬元,實施了一系列惠民項目,讓數萬困難群眾從中受益。
7月4日,嵐皋縣慈善協會第五屆會員代表大會召開,選舉產生新一屆領導班子,邱仕君當選為第五屆理事會會長。安康市慈善協會會長崔光華、嵐皋縣委副書記王誠出席會議,并對嵐皋縣慈善協會助力鄉村振興、促進共同富裕的突出貢獻給予高度評價。
資金是慈善事業發展的根基。五年間,嵐皋縣慈善協會通過多元舉措拓寬募捐渠道,在資金募集上不斷創新突破,為慈善救助筑牢堅實后盾。縣慈善協會扎實開展“慈善一日捐”活動,廣泛動員全縣企事業單位與愛心人士,累計募集善款物1122.35萬元;設立專項基金,吸引社會力量設立5支慈善冠名基金,籌集資金326.1萬元;積極爭取省市支持,獲得項目資金673.26萬元;借助蘇陜協作等渠道,引進縣外善款物445.7萬元。
在項目實施上,嵐皋縣慈善協會精準發力,推動慈善資源向民生領域傾斜。針對山區“出行難”問題,縣慈善協會投入388萬元,新建63座慈安便民橋,惠及5萬余人,打通農村交通“最后一公里”,為產業發展和民生改善創造條件;按照“五個一”標準,建成23個慈善幸福家園、1所慈善老年大學和3家愛心共享餐廳,為2萬余名老人提供生活照料與文化服務,讓老人們安享幸福晚年;投入180萬元建成12所關愛留守兒童之家,覆蓋全縣99%的一類小學,受益學生達8000余名。
除了開展常態化項目,在重要節日和突發狀況中,嵐皋縣慈善協會的關懷與擔當也從未缺席。在“春節”“六一”“重陽”等節日,縣慈善協會慰問困難群眾1625名,發放慰問金40.05萬元。五年間,縣慈善協會資助困難學生1345名,發放助學金247萬元,并為高寒地區學校改善學習條件捐款捐物;救助大病家庭325戶,幫扶殘障人士350名。
嵐皋縣慈善協會將志愿服務融入基層治理,在全縣成立了141支志愿服務隊,2392名志愿者活躍在全縣各個角落,開展慰問演出、愛心義剪等活動,讓慈善文化深入人心。
“希望新一屆理事會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面落實新修訂的慈善法要求,聚焦民生保障,持續開展助學、助醫等傳統項目,創新推進‘一老一小’關愛及慈善幸福家園建設,同時,加強慈善宣傳引導,通過全媒體傳播提升全民慈善意識,強化組織建設,健全縣鎮村三級慈善網格,推進規范化管理和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推動新時代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崔光華對嵐皋縣慈善協會的發展寄予厚望,并鼓勵嵐皋縣慈善協會繼續發揚優良傳統,不斷創新慈善模式,拓寬慈善領域,為更多困難群眾送去溫暖和希望。
展望未來,嵐皋縣慈善協會將繼續創新募捐方式,拓展救助領域,深化志愿服務,讓慈善陽光照亮更多需要關愛的角落,為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慈善力量。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