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先任
據最新一期《半月談》報道,近年來,基層作風建設走向深入,基層干部隊伍的責任心、執行力得到群眾認可。但在一些地方,基層政府工作事務雜、體量大,忙閑不均、人員閑置的現象依然存在。有少數干部目標不清,對考核任務漠不關心,卸掉拼勁的同時也放下了責任。
基層工作權小事多責任大。因而,近年來,各地各級政府一直將為基層減負作為作風建設的重點。然而,在一些地方,不少基層單位既有很多權小事多責任大的忙人,也有一些得過且過、混世度日的閑人,忙閑不均、人員閑置的現象不利于基層工作的開展。
“基層閑人”問題長期存在,可能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逆淘汰現象。比如,有的“基層閑人”是升遷無望的“老前輩”,他們可能長期不干活,績效工資照拿,這讓不少人覺得不公平,甚至讓年輕人有樣學樣。有的是上推下卸的“二傳手”,這些人往往自認為公職是“鐵飯碗”,不求上進,沒有危機意識,做甩手掌柜,得過且過。還有一部分人是有苦難言的“背鍋俠”,一些干部干得越多,往往也就錯得越多,這讓一些基層干部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基層工作忙閑不均,有人忙死、有人閑死,影響基層工作效率,也暴露了部分基層單位存在的一些問題,比如容錯糾錯機制沒有得到有力落實,沒能建立健全優勝劣汰的人才競爭機制等等。解剖“基層閑人”,更好了解其背后的病因,才能精準施治、對癥下藥,更好破解其背后存在的問題。
不能讓“基層閑人”成了阻礙基層工作開展的絆腳石。有專家認為,從根本上解決“基層閑人”問題,還是得從嚴從實抓好作風建設,強化對基層隊伍的管理。在剛性管理上要見效果,要加大力度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加強對干部隊伍的考核,發揮績效考核的導向和引領作用,壓實工作責任,建立起高效的基層管理體制。在柔性管理上要見溫度,加強對干部的關心,及時疏通思想堵點,為基層工作合理減負。基層組織自身也要強化人員管理,激發人才隊伍活力,盤活用好現有人才資源,增進基層干部在干事創業中的獲得感、成就感。
編輯: 郭長財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