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產業是我們新家茂村的主導產業,今年以來在產業聯合黨總支的引領下,帶動村民積極銷售苗木200多萬株,凈創收152萬元,帶領154戶群眾穩定增收。”綏德縣薛家峁鎮新家茂村黨支部書記陳春輝感激地說。
為扎實開展“三個年”活動,營造服務更優、成效更高、成本更低的政務服務環境,薛家峁鎮狠抓干部管理,出臺“三定三評四考”管理辦法,建立“周安排、月匯報、季度考核”工作機制,同時,聚焦鄉村五大振興,精心謀劃、強化措施,2022年12月創新成立產業聯合黨支部,從群眾“愁喜”看干部作風,從干部作風提升看工作成效。
地處綏德縣無定河沿岸的薛家峁鎮,環境整潔、土地平曠、產業興旺、碧波蕩漾,素有無定河畔“小江南”的美譽。為突破產業“多而廣、小而雜、收入低”等制約發展的瓶頸問題,薛家峁鎮創新成立“產業聯合黨總支”,堅持“破解發展難題,促進農民增收”原則,帶動12個村黨支部,聯合培育18個產業經營主體,按照“支部引領、產業支撐、聯帶發展、促進振興”的工作思路,發展壯大“瓜、果、苗、畜、藥、農”六大主導產業,讓產業聯合黨總支成為促進鄉村振興和群眾增收致富的“火車頭”。
該鎮通過聯抓、聯享、聯推、聯做、聯防的發展機制,盤活優勢資源,優化資源配置,以強扶弱、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形成發展合力。同時,以市場為導向,破解市場經濟難題,催生全鎮特色產業的內生動力,促進各經營主體提檔升級,增強抗風險和自我發展的能力。
走進薛家峁鎮,宛如步入畫中,一棵棵嫩綠的小樹苗在隨風搖曳,一棚棚瓜果蔬菜正茁壯成長,一缸缸散發著濃郁香氣的老黑醬正待出成品……全鎮種植芝麻蜜香瓜1208畝,巴杏1658畝、蘋果982畝,苗木3209畝;有養羊、豬、鴕鳥、蜂等規模養殖戶88戶;種植藥材7886畝,種植日光溫室大棚110座,小拱棚1480座,年產值16噸的傳統工藝老黑醬,一組組數據見證了全鎮民生成果、生態底色與經濟實力。2022年,全鎮農民人均年純收入14622元。
“產業聯合黨支部就是以“支部建在產業鏈、黨員聚在產業鏈、群眾富在產業鏈”為宗旨,全鎮今年可實現農業生產總值年均增長4-5%,特色產業產值占到農業生產總值的50-7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0-15%。”鎮黨委書記劉萬兵說。
截至8月底,全縣建立聯合黨總支15個,重點打造了白家鹼鎮芝麻蜜香瓜、薛家峁鎮村集體經濟、崔家灣鎮紅薯、薛家河鎮高粱、艽園中心山地蘋果等高標準黨建陣地5個,正在建設四十里鋪鎮村企聯建黨建陣地1個。在聯合黨總支帶領下,今年種植紅薯8000畝、高粱21600畝,培養“土專家”20多名,帶動500多名農民成為技術骨干。(記者 許鵬 通訊員 張丹)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