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滿淑涵
日前,工信部公布第六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我省新增37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至此,我省累計培育241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認定工作由工信部組織,綜合考量企業的生產經營能力、數字化賦能、產品國內外市場占有率、研發創新能力等因素后,冠以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稱號,有利于進一步推動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提高中小企業專業化能力和水平。
聚焦企業專精特新之路,今年省兩會上,民盟陜西省委會提交《關于加速數字科技賦能 驅動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的提案》,對標對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扎堆的江蘇、廣東、浙江,提出陜西的進位方案。
民盟陜西省委會建議,政府部門應出臺相關激勵政策,鼓勵專精特新企業利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實施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由政府設立“數字科技創新基金”,專項支持企業開展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建設及數字科技應用示范項目。推動建立“政企研學”合作聯盟的“創新聯合體”,依托西安交通大學、西工大等高校資源,開展聯合研發和技術攻關,加速科技成果在專精特新企業中的轉化應用。
同時,以秦創原為依托打造“數字科技創新谷”,為專精特新企業提供共享實驗室、研發空間等硬件設施,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創新資源,營造良好的創新生態環境。加大對創新創業的支持力度,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力度,推動產業技術的不斷升級和迭代。
數據安全如何“加鎖”?民盟陜西省委會還建議,由政府牽頭建立“數據共享與交換中心”,制定統一的數據標準和接口協議,促進不同規模、不同行業企業間的數據互聯互通。強化數據加密技術和隱私保護機制,確保數據共享過程中的安全性與合規性。舉辦“數據開放日”活動,促進企業間的數據交流與合作,激發數據價值潛力。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