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9日至30日,“陜西九三學社醫療服務團”赴商洛市開展醫療下基層活動。
□ 記者 滿淑涵
社會服務是參政黨聯系和團結社會的重要渠道,是發揮參政黨基本職能的條件和途徑。
過去一年,九三學社陜西省委會找準更好發揮作用的著力點、結合點、關鍵點,創新機制舉措,豐富服務內涵,拓展服務外延,使社會服務工作更具九三學社特色。
——平臺建設做精做強。聚焦“健康中國”戰略實施,聯合省衛健委、省政協醫藥衛生體育委員會,成立“陜西九三學社醫療服務團”,分團式對口陜西10個地市,深入開展服務活動,累計下沉醫療專家近200人次,參加學術交流或查房帶教基層醫療衛生人員1000余名,義診和健康咨詢受益群眾8000余人,健康科普宣講惠及1.3萬余人。圍繞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和建設國家創新體系,成立“陜西九三學社科研產業合作座談會”,與省科協簽訂《對口聯系合作框架協議》,聯合舉辦成果轉化面對面主題活動和陜西省技術交易大會,推動20家單位簽訂科創戰略合作協議。
——鄉村振興抓實抓細。以結對定點幫扶鎮巴縣構園村為重點,采取村情調研、產業幫扶、消費扶貧、干部駐村等方式,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九三學社稻地江村鄉村振興融合實踐基地通過探索發揮科技優勢、發展特色產業、推動文旅融合等方式,落地稻地江村愛心餐廳項目,持續探索企業助力鄉村振興新途徑。
——社內合作優勢互補。堅持“相互借力、共同發展”,與九三學社北京市委會簽署《深化京陜合作框架協議》,并迅速助推協議落地見效。九三學社清華大學委員會與九三學社榆林市委會簽署共建友好組織協議、與榆林市有關單位簽署《碳中和領域合作框架協議》等兩項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九地合作”再添新篇。積極響應九三學社中央關于“地域+領域”組團式幫扶貴州畢節號召,先后2次組織社內多領域專家赴畢節開展實地調研,對接幫扶需求,形成專題調研報告。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