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后變得獨立
正在澳大利亞讀教育學的王藝菲在留學期間經歷了從“孩子”到“大人”的轉變。在國內時,王藝菲是被全家人都寵著的小女生。“在國內上學時,我基本沒有擠過公交車,都是父母接送。”王藝菲笑著說,“但是留學讓我一下子就變得非常獨立。”
從18歲開始,王藝菲離開父母,遠赴澳大利亞留學,開始了一段新的人生旅程。她在講到留學帶給她的影響時說:“留學讓我跳出了生活的舒適圈,不再事事依靠父母。每件事都需要親力親為,成長很快。”
在留學時,讓王藝菲印象最深的一件事莫過于租房了。說起租房,王藝菲有些無力感:“需要操心的事特別多。關于房子的租金、安全、水電等問題,每一個都需要自己去比較考量。沒了父母的幫助,好像所有事情都變得困難復雜了。”但她并沒有被這些困難所嚇住,而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去一點一滴地解決。在這個過程中,她看到了自己的成長與收獲。
轉到喜歡的專業
初進大學,王藝菲選擇的是健康科學專業。經過一段時間的深入學習后,她發現自己的興趣并不在此,于是選擇轉專業,進入昆士蘭科技大學教育學院學習自己更喜愛的教育學。前后兩個專業的跨度很大,但王藝菲還是為自己能夠學習教育學而高興:“我在轉專業前也糾結過很久,但最終還是選擇了教育學。一方面是因為自己喜歡,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未來更好的發展。”
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王藝菲的學習狀態都沒有太大的變化。一直以來,她都努力刻苦,從未松懈過。“我在大學也始終保持著跟高中差不多的學習緊迫感。加上在海外學習,因為不是母語環境,與國外的同學相比,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劣勢,為了獲得更好的成績,自然需要更加刻苦地學習。” 王藝菲說。
在王藝菲看來,大學有非常多的學習資源。在校期間,應該充分地利用好這些資源。“我享受一個人獨立學習的快樂,但我也很重視自己社會實踐能力的提升。我會利用一些校內的資源,參與一些公益活動,去做志愿者。”
在參與公益活動的過程中,王藝菲遇到過很多令她暖心的人。在一次為抗癌組織募捐的活動中,她遇到了一個自己推著輪椅過來的老奶奶,老奶奶捐了很多錢,卻不要禮物作為回饋。后來她才知道這位老奶奶也是該抗癌組織的受益人。“獲得了幫助的人們再去幫助別人,這真的太美好了。我也為自己能夠幫助到他人而開心。”王藝菲說。
為未來做好規劃
海外的學習經歷讓王藝菲看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成長起來的年輕人的生活,也感受到了多元文化帶給人們的影響。“留學時,我遇到了兩個國際生,讓我感觸特別大。他們在18歲以后就很少依靠父母的金錢幫助,連留學時的大部分費用也是靠自己和學校的資助來完成。比起他們,我還依靠父母的資助,這讓我覺得自己應該更快地成長起來,減輕父母的經濟壓力。”王藝菲說。
對于未來的規劃,王藝菲希望可以成為一名老師,做一個獨立堅強的人。“我的專業選擇和未來發展有關,希望自己可以考取教師資格證,為未來的就業做好準備。接下來我的具體計劃是到一家幼兒園做志愿者,積累與該行業相關的更多經驗。”王藝菲說。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