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制品造成的“白色污染”已經成為中國面臨的嚴重環境問題。2019年全國兩會上,多名人大代表向大會提議限制塑料產品的使用,鼓勵從業者和消費者使用“綠色環保”的生物可降解材料。會議指出,要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持續改善生態環境。
為積極響應國家號召,2019年7月15日至7月21日,心塑實踐團啟程前往陜西省寶雞市太白縣開展環境保護和垃圾分類專項調研活動,旨在宣傳環保知識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增強環境安全與自身生命健康的關聯度,通過實踐活動,提高當地居民的環保意識,讓人類生活在真正的健康環境之中。
北溝村里,實踐團與農戶們進行深入交談,了解當地的地膜使用情況和垃圾處理方式。據悉,北溝村會定期進行垃圾清理,但垃圾處理方式主要為焚燒和填埋,這樣不僅會影響當地環境并且易引起火災等突發情況。針對這一情況,實踐團與村委會進行了交流溝通,村委會表示會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采用更環保的方式去處理垃圾。
圖為心塑實踐團在北溝村調研
涼峪村中,團隊成員與村民深入交流,了解地膜使用及回收情況,同時為村民宣講環境保護及垃圾分類知識。
調查過程中,實踐團了解到涼峪村主要是通過旋耕機將地膜翻在地里,并不對地膜進行統一處理,這樣將造成嚴重的白色污染,導致土壤質量下降,不利于農作物生長。針對這一情況,實踐團向村委會進行了反饋,村委會表示將對地膜進行統一回收處理,并積極宣傳環保和垃圾分類相關知識。值得推廣的是,當地部分村民已經開始使用甲醇等綠色能源,這一做法可以大幅度減少煤炭、木柴的使用,對保護環境起到積極作用。
圖為心塑實踐團在涼峪村調研
實踐團來到拐里村,通過調研,與前兩個村子相比,當地農作物主要以菌類為主,地膜有專人進行回收,但對于垃圾處理大多還是焚燒與填埋。
隨后,實踐團向村委會反饋調研情況。村干部表示,村委會非常重視村里的環境保護,近年來不斷加大環保宣傳力度,引導村民采用正確的垃圾處理方式對地膜進行處理,同時嘗試科學的方法對地膜進行統一處理。通過座談,實踐團了解到村委會對于全國開始實行的垃圾分類政策有所了解,準備在當地建設一套行之有效的垃圾分類體系,共同保護太白的綠水青山。
圖為心塑實踐團與拐里村村干部合照
調研之后,心塑實踐團造訪了太白縣團委。團縣委工作人員對實踐團活動進行詳細了解后,對實踐團的活動表示大力支持,并對此次活動給予高度認可。隨后,心塑實踐團與團縣委簽訂實踐基地協議,確保實踐團后續工作的順利進行。
通過與團縣委相關工作人員座談了解,太白縣將鸚鴿鎮作為垃圾分類試點鎮開展了垃圾分類工作,現階段采取累計積分制激勵村民進行垃圾分類投放,此政策將逐步推廣至其他村鎮。
實踐團還與太白縣環保局取得聯系,環保局為實踐團提供了相關工作文件,供實踐團了解學習。
圖為心塑實踐團與縣政府工作人員座談會
7月19日,心塑實踐團于太白縣中心廣場舉辦了“白色‘無’染,垃圾分類環保知識宣講會”,本次宣講會的主要內容分為反饋前期調研結果和宣傳普及環境保護和垃圾分類知識。
宣講會后,當地居民對宣講活動給予好評,同時希望實踐團開展更多的環保活動,讓更多人提高環保意識,學習垃圾分類,共創美麗太白。隨后,當地居民紛紛在宣講橫幅上簽名,用行動支持環境保護活動。
圖為太白縣居民在宣講橫幅上簽名
7月20日上午10點,白色“無”染·垃圾分類環保知識競賽在太白縣咀頭小學舉行。競賽分初賽、復賽、決賽三輪,初賽時,參賽選手認真備戰,積極搶答;復賽時,參賽選手斗志昂揚,賽況激烈;決賽時,參賽選手全神貫注,勇奪冠軍。在與家長的交流中,家長們表示通過參加本次競賽,自己和孩子可以學習很多關于環境保護和垃圾分類的知識。環保知識競賽得到在場家長和參賽成員的一致好評,他們表示未來將以實際行動落實環保理念,通過自己影響更多人加入到環境保護的行動中。(通訊員 賈妍)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