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靖邊縣小河鎮九年制學校收到全國紅軍小學建設工程理事批復,同意將小河鎮九年制學校命名為“中國工農紅軍靖邊小河會議紅軍小校(紅軍學校)”,這是榆林市第一所被命名為“紅軍小學”的學校。
英雄輩出的紅色圣地靖邊,曾在中國革命史上承載太多的革命激情與夢想,孕育了太多的光榮與希望,播下了旺盛的革命火種。在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轉戰陜北時,在靖邊的小河、天賜灣、青陽岔等地生活戰斗了65個日夜,期間召開了著名的“小河會議”。小河會議研究部署了人民解放戰爭一系列重大決策,拉開了人民解放軍全國性戰略大進攻的序幕,將中國革命推向了新高潮。
一代人的奮斗,拯救了一個民族;一代代人的傳承,又將賡續出新的紅色故事。幾十年來,上愛國主義教育課、唱紅色歌曲一直是靖邊縣小河鎮九年制學校全校師生的必修課之一。
……
黨中央于1935年10月19日到達吳旗鎮,進入了西北根據地;小河會議,拉開了戰略防御到戰略反攻的序幕;
解放軍一路勢如破竹,國民黨損失百萬軍;
……
穿過歷史的煙云,走進波瀾壯闊的革命歷程。每堂課,學生們總有聽不夠的紅色故事。
“我們通過講紅色故事、唱紅色歌曲、觀看紅色電影等豐富多彩的形式,讓學生更好的了解紅色文化,將紅色基因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學校德育主任嚴楚婷深有感觸地說。
今年正值建黨百年華誕,學校還組織全校師生通過“同唱紅歌”“齊學黨史”的方式,齊上愛國主義教育課,厚植師生愛國情懷。
一堂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一場場激蕩人心的紅色之旅,對學生們而言,一樣的故事,但每一次聽都有不同的感悟。
學生賈雨軒雖然年紀小,可說起革命歷史,他難掩心中的激動,“從小,革命先輩艱苦奮斗不屈不撓的精神就在我的心里留下了無法磨滅的印象,也是時刻激勵著我。在生活和學習中,如果遇到困難,我們要像老一輩革命家學習,勇敢地面。如今,我為即將成為紅軍學校的學生而感到驕傲。”
“如今我們的紅軍學校意義非凡,今后我們定會將紅色基因、紅色精神永遠傳承下去。”學生杜佳樂堅定地說。
紅軍小學建設工程于2007年由前中央領導同志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倡導發起。發起初期,時任上海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做出批示,要求把紅軍小學的工作“實事做實、好事辦好”。紅軍小學建設旨在惠澤革命老區的教育事業,傳承紅色基因,講好中國故事,為黨和人民軍隊培養堅強可靠的接班人。目前已在全國29個省市的革命老區建設400余所紅軍小學,成為我國著名的紅色教育品牌。
1947年毛主席在小河期間,將小河的私塾改建為正規學校——小河學校,后來學校增加了中學建制并更名為“小河農中”。后幾經改建,2015年學校更名為“小河鎮九年制學校。此次學校獲批中國工農紅軍靖邊小河會議紅軍小學(紅軍學校),對于銘記紅色歷史,發揚紅色精神,堅定革命信仰,牢記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等具有重要意義。
對于學校未來發展,副校長張寧表示“作為榆林市第一所紅軍學校,我校將充分創設紅色教育環境,加強紅色教育課程的開發,充分利用小河會議舊址的資源,對學生進行紅色精神教育,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生根發芽,讓孩子們成為有偉大理想,有堅定信念的社會主義接班人。”(記者 許鵬 通訊員 茍婷 劉德強 雙洋)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