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普在為病人檢查身體狀況 記者 翟小雪 實習生 尹淵榛 攝
原標題:紅會醫院來了位“洋大夫”
西安市屬公立醫院首次引進外籍醫生
棕色頭發、深色皮膚,身穿白大褂……8日上午,西安市紅會醫院的“洋大夫”正式上崗。這位來自印度的博士——山地普(Sandeep),目前已是醫院正式員工,他查房、做手術一樣也不落下。幽默、愛笑的“洋大夫”更是拉近了醫生和患者之間的距離。據悉,這是西安市屬公立醫院首次引進外籍醫生,也是我市“筑巢引鳳”吸引人才的結果,有助于加強中外交流、加快醫療行業國際化進程。
病房里來了個“洋大夫”
患者由抵觸到認可
“這里,這樣按壓有感覺嗎……”昨日一早,身穿白大褂的山地普博士,在紅會醫院普通外科與泌尿外科病房內查房。山地普告訴記者,這名患者在鄠邑區一家工地干活,因梯子斷裂從3米高處跌落摔傷,被送至紅會醫院救治,“目前醫院對患者進行住院觀察,并給予相應治療。”采訪中,山地普熟練地向記者介紹患者病情。
“外國醫生特別有禮貌,說話親切又有耐心,大西安真是越來越洋氣了……”提起自己的主治醫生,患者騰師傅豎起大拇指夸贊。滕師傅說,住院后,他沒想到主管自己的大夫是個外國醫生,非常意外。相處兩天后發現,“洋大夫”不僅中文好,工作認真負責,人也特別幽默風趣。
“這名‘洋大夫’對我們患者提出的疑問,都能耐心地一一解答,讓患者對自己病情心中有數,我們很滿意。”采訪中,12床的患者王師傅對山地普贊不絕口。王師傅告訴記者,起初聽說醫院為自己安排了一名“洋大夫”,他心中還有些抵觸,擔心中外文化差異會溝通不暢。沒想到,“洋大夫”彬彬有禮,認真負責,并且精通5國語言,完全打消了他的顧慮。
在科室醫護人員的印象中,入職前熟悉的一周時間里,山地普重視與患者交流,閑暇還和同事們一起交流中印醫療差異、醫患關系、對病人的人性化關懷等問題,工作態度嚴謹、認真。
“洋大夫”感慨“我將在西安實現人生夢想”
“我在四川大學華西醫學院完成了本科、研究生、博士的學習。”今年38歲的山地普,13年前只身來到中國學習醫學,并漸漸融入中國生活。
近年來,隨著西安就業和人才環境的不斷優化,對外開放的不斷加深,西安已然成為外籍人士興業、創業、生活的優先選擇地之一。山地普告訴記者,自己愿意到西安工作,與這座古城日益與國外接軌有關。半年前,在一場招聘會上,山地普看到了西安市紅會醫院的招聘信息,“我喜歡這個文化底蘊深厚、飛速發展充滿活力的古城,且紅會醫院的理念和平臺也深深吸引著我,所以毫不猶豫地遞交了簡歷。”來到紅會醫院后,他發現這里醫學設備先進,醫護人員醫療技術精湛,醫生和護士對待病人熱情友好,工作認真負責。山地普認為,基層醫生最能體現醫生的價值,在西安的醫院學習、工作和生活,可以讓他充分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
西安市紅會醫院院長郝定均表示,引進外籍醫療專家,對進一步加強中外交流,提高醫療技術水平、管理水平和更新服務理念有著重要意義。此外,外籍醫生鮮明的特點也影響著國內患者就醫觀念的更新。“洋大夫”的到來,不僅讓病人得到更好的診療服務,也讓醫院逐步實現與國際接軌。記者 張黎娜 見習記者 馬相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