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李鵬
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近日公布的“中國脫發人群調查”顯示:成年男性中平均每4人就有1名脫發者,其中以20至40歲男性為主,30歲左右發展最快,這比上一代人的脫發年齡提前了20年。
平均6個中國人就有1個脫發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平均6個中國人中就有1個脫發,脫發已經呈現出低齡化趨勢。而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公布的“中國脫發人群調查”顯示,成年男性中平均每4人就有1名脫發者,其中以20至40歲男性為主,30歲左右發展最快,這比上一代人的脫發年齡提前了20年。
為了保住自己的“頭頂大事”,有著脫發危機的青年人會選擇購買植發、護法產品。阿里健康聯合阿里數據發布的《拯救脫發趣味白皮書》顯示,在阿里零售平臺購買植發、護發產品的消費者中,“90后”以36.1%的占比即將趕超38.5%占比的“80后”,成為擁有脫發煩惱的主力軍;而以“70前”為代表的中老年群體的“補植”需求,則遠低于我們的想象。
飲食偏油膩、睡眠缺失是間接原因
“引起脫發的原因很多,可分為生理性脫發和病理性脫發兩大類。”據西安科大毛發醫院院長官偉介紹,毛發的生長和替換有一定規律,并非連續不斷,而是周期性的,一般可分為生長期、退行期、休止期三個階段。正常人85%至90%的頭發處于生長期,2%處于退行期,10%至16%處于休止期。人體的頭發大約有10萬根,正常人平均每天脫發約50根左右,屬正常新陳代謝,每天脫落的頭發與新生發的數量大致相同,因此不會變稀。
“如果脫發數量超過這個數字,且頭發比以前明顯變稀即為病理性脫發。”官偉進一步解釋,病理性脫發分為雄激素性脫發、脂溢性脫發、外傷及感染性脫發、精神性脫發、內分泌失調性脫發、營養代謝性脫發及物理化學性脫發等。
官偉表示,目前醫學界普遍認為脫發與年齡、遺傳、激素水平等有關,除了創傷性頭皮受損和疾病外,間接原因可以歸結于飲食偏油膩、精神壓力大、睡眠缺失等。他建議,脫發常常與工作學習疲勞有關,因此要及時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消除不必要的緊張情緒。同時合理攝取營養素,在護發方法上,建議掌握正確的洗滌方法。干性發皮脂分泌量少,洗發周期可略長,一般3天洗一次;油性發皮脂分泌多,洗發周期略短,一般1至2天洗一次;中性發皮脂分泌量適中的2至3天洗一次。
手術可以有效治療脫發
毛發移植術是目前國際上發展迅速的有效治療永久性毛發脫失的新技術。官偉介紹說,這項技術將自體殘存的后枕部毛發,通過外科手術方式使其重新分布于頭皮脫發區或身體其他毛發脫失部位,使移植后的毛發保持原來的所有生長特性,并在新的移植區域內繼續生長,而且終身存在。
“人體正常毛發密度為每平方厘米60—70根,毛發移植手術種植后的毛發密度可接近正常密度。”官偉說,毛發移植手術種植后的毛囊成活率高達98%至100%,種植的毛發可正常生長、梳洗。
對于大家擔心的不良反應,官偉表示大可放心。毛發移植手術所種植的毛發取自于自身,安全無排異性,無不良反應,手術時間短,過程輕松舒適,其間完全可以聽音樂、聊天。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