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發(fā)表報告說,研究人員已繪制出大腦形成長期記憶的部分分子機制,有望為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等神經退行性疾病提供新的靶點。
這項最新研究顯示,小鼠神經元中一種被稱為CPEB3的蛋白質能使神經元存儲長期記憶。記憶是通過神經細胞間的連接,即突觸的形態(tài)和功能長期變化而形成的,這一過程被稱為突觸可塑性,而這種蛋白質可以強化突觸連接。CPEB3蛋白質釋放得越多,突觸連接就越牢固,記憶也因此穩(wěn)固下來。(據新華網)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