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食品健康行業事件眾多,各種網絡謠言更是“興風作浪”。如人可以感染豬病毒、大蒜能驗地溝油等。有些謠言讓人恐慌,有些讓人啼笑皆非,讓我們回顧過去一年,看看都有哪些謠言,其真相又是什么。
電子煙健康環保排毒?
謠言:3月,朋友圈中流行起一種新式香煙——電子煙,宣稱不含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質。
真相:人抽煙之所以會上癮,是尼古丁這種物質在作祟。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副研究員梁立榮表示,目前臨床上并未將電子煙納入戒煙方法,也沒發現通過電子煙成功戒煙的案例。
吞活蝌蚪可治病強身?
謠言:4月,一段網上熱播的視頻中,一名家長將活蝌蚪喂食給孩子,稱營養價值高,可以強身健體。
真相:活吞蝌蚪不僅不能治病,而且一旦感染了裂頭蚴寄生蟲病。感染嚴重時,會出現角膜潰瘍穿孔甚至失明,引起昏迷或嘔吐、間歇性抽搐,甚至癱瘓。
人的體質有酸堿之分?
謠言:一直以來,“朋友圈”流傳:“人的體質有酸堿之分,需要補充堿性食物來平衡”;“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都是酸性體質惹的禍”……
真相: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范志紅指出,“酸堿體質”本身就是一個偽理論。現代醫學中根本沒有“酸性體質”“堿性體質”這些詞。
大蒜可以檢驗地溝油?
謠言:6月,有人將大蒜放進兩杯“食用油”中。其中一杯的大蒜發黑、發霉,于是得出結論,地溝油中含有黃曲霉素,會使大蒜發生霉變。
真相: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鐘凱解釋,地溝油使用化工手段進行深加工、精煉后,把里面的所有脫純物質全都去掉了,因此地溝油不一定含黃曲霉素或者黃曲霉素超標。
食鹽添加亞鐵?
謠言:7月,多篇關于食鹽中添加亞鐵的文章在網上傳播,均宣稱“食鹽中添加了亞鐵,對身體有害”“有劇毒”。
真相: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阮光鋒撰文表示,亞鐵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劑,加到食鹽里是為了防止結塊。全國鹽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也發表聲明稱,“亞鐵”作為食鹽抗結劑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麥片含草甘膦會致癌?
謠言:8月,網傳外媒報道,美國環境工作組檢測了45款燕麥產品,在43份樣品中發現了“草甘膦”,其中31種草甘膦殘留超標。
真相:華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趙力超表示,爆出麥片致癌的美國環境工作組(EWG)并非權威,標準缺乏依據和論證。此外,草甘膦是全球知名的除草劑,多家權威機構均未發現它對人體有明確的毒性。
多人感染豬病毒死亡?
謠言:8月,國內發現首例非洲豬瘟疫情以來,關于感染豬病毒致人死亡的謠言在朋友圈傳播。
真相:農業農村部已多次辟謠,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患病,病毒不會感染人。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博士、副研究員張宇也表示,非洲豬瘟疫情主要危害生豬養殖業,導致生豬死亡率較高。
木耳栽培打藥不能吃?
謠言:8月,一名男子給黑木耳噴灑藥劑的視頻在網上熱傳。這名男子稱,黑木耳種殖過程中要打除草劑、殺蟲劑以及“激素”等。
真相: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鐘凱表示,在木耳栽培過程中,正規的操作應該是用地膜覆蓋的物理防控措施。而且木耳的蟲害并不嚴重,不需要農藥,通過其他綜合防治措施即可。
一勺三七粉能治百病?
謠言:有人說“調理三高,吃藥一堆,不如每天一勺三七粉”,還有人講“一勺三七粉,渾身百病消”,把三七的功效吹得神乎其神。
真相: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藥劑科副主任、主任藥師林曉蘭表示,三七的主要功效為化瘀止血,活血定痛。“是藥三分毒”,使用時藥不對癥也是會出問題的。
人工耳蝸丟失要開顱?
謠言:12月,一則“弟弟丟失價值20多萬元耳蝸,重配可能需要開顱手術”的求助刷爆朋友圈。
真相:世界衛生組織防聾合作中心常委、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耳鼻喉科教授馬芙蓉介紹,人工耳蝸分為體內裝置和體外裝置兩部分。體外裝置需在耳朵后上方的顱骨上固定,體內部分的植入不需要開顱手術,只需從耳后打開一個小切口即可。丟失了體外裝置,只需要重配就可以。(新京報)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