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李鵬 文/圖
手機上下個單,護士即可上門服務。近日,國家衛健委正式發布《關于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工作的通知》及試點方案,確定今年2月至12月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廣東試點“互聯網+護理服務”,引起大眾關注。
陜西雖然不在此次試點范圍內,但記者調查發現,通過一些手機軟件也可以預約護士上門服務。一些醫院將服務下沉至社區,開展了類似的護理服務。
手機注冊即可預約家屬算的是時間賬
在如今的網絡經濟時代,網約車、網約保潔、網約推拿……幾乎所有的服務項目都可以通過手指輕輕一點搞定。現在,醫護服務也能通過網絡預約,這對于有迫切需求的患者和家屬來說,顯得十分適用。
張成(化名)是西安一家三甲醫院的男護士,兩年前因為好奇,跟朋友一起在一款“網約護士”的手機軟件上成功注冊。
“西安做‘網約護士’的人不算多,而且不少人覺得這事不可告人。”張成說,“網約護士”知曉率不高,“護士”一般都是在平臺上搶單。張成一般會在下了夜班后打開手機看一看有沒有合適的單子,平均一個星期大約能搶三四單左右。
張成介紹,在平臺登記需要提供相應的護士執業資格證、身份證等證件。從事的工作基本上是提供換藥、造口、打針輸液等服務。
記者也在網上下載了多個“網約護士”軟件,軟件里可以提供慢病管理、康復護理、專項護理、健康教育、安寧療護等服務,需要輸入服務地址,選擇服務時間、選擇服務套餐和是否有輸液工具等項目,最后上傳就醫證明就可以預約服務了。服務價格以留置胃管一項為例,價格為188元,是普通醫院的5至6倍。張成透露,平臺一般會扣除服務價格的20%,剩下的80%屬于護士。
“網約護士”收費高嗎?記者采訪了幾位接受過該服務的市民。大家普遍反映收費較高,但算上家屬的時間、精力賬,在可以接受的范圍。
家住信號廠的王奶奶因病需要定期更換胃管。第一次是女兒請假帶老人去醫院,因為老舊小區沒電梯,老人女兒呼叫了120救護車,僅抬老人上下樓、接送費用就花了400多元。老人女兒陪著在醫院忙了大半天,最后單位還扣除了全勤獎。后來預約了“網約護士”,上門服務了三次,家里有保姆盯著就行了,花費500多元。
醫院探索上門服務建議社區醫院試點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截至2017年底,中國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有1.5億,占老年人總數的65%,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4000萬左右。失能、高齡、空巢老人的增多,使得很多帶病生存的老年人對上門護理服務需求激增。
西安市鐵一局醫院是一家二級醫院,下設有碑林區太乙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轄區內近10萬戶居民的衛生服務工作。在“醫養結合”“網約護士”這類新名詞出現前,鐵一局醫院就在不斷探索,為轄區內居民提供更便捷的醫療護理服務。
“以前經常有一些出院后需要在家做康復護理的老人,他們出門不便,打個電話到醫院,我們就帶上材料上門服務。”碑林區太乙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劉麗娟之前在鐵一局醫院護理部工作,她去年調任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決定將這項工作深入到周邊社區,服務更多有需求的老人。
張成心是碑林區太乙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不久前剛到信號廠家屬區一位94歲老太太家為其更換胃管。張成心介紹說,只要轄區內行動不便的老人有需要,我們都會盡量抽時間上門服務。“有時候看老人家里困難,我們上門服務之外,還會買點米面油之類的生活用品給老人送去。”
針對用戶普遍反映的“網約護士”收費高問題,劉麗娟認為,目前社區衛生服務中開展的這項工作,都是讓醫生義務勞動。“我們只會在年終考核的時候,對上門服務醫生有一定獎勵。”劉麗娟針對“網約護士”收費高問題說到,目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上門仍按照醫院門診收費標準收費,沒有其他費用。
未來“網約護士”試點是否會進一步放開?劉麗娟認為,目前手機軟件平臺上的“網約護士”一般只審核護士執業資格證,對所在單位沒有明確要求。一方面“網約護士”提供服務是個人行為,醫療護理安全不能保障,另一方面,“網約護士”搶單,服務區域大交通成本也會增加。建議從社區醫院試點,讓基層醫生下到基層去,不失為一個辦法。
有擔憂有希望在觀望中前進“網約護士”還需制度護航
網約上門的護士資質是否靠譜,是消費者關心的首要問題。記者發現有護士資格認證,卻無具體經驗年限要求,是目前多家“網約護士”軟件的現有審核機制。
張成在采訪中也透露,相比輸液打針的簡單操作,類似更換胃管及鼻飼、造口護理、壓瘡護理等復雜護理工作,這些“網約護士”軟件平臺均未披露注冊護士的經驗年限與具體崗位級別。根據有關規定,工作時間不滿3年的低年資護士,一般不獨立從事復雜專科護理技術操作,需有上級護師的指導。
陜西省護理協會腫瘤護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護理學會產業工作委員會委員、陜西省腫瘤醫院護理部主任謝娟接受采訪時表示,自己身邊也有一些護士在當“網約護士”,她對此并不鼓勵。“目前護士下班時間通過手機軟件接單,從事醫療護理工作,只能視作‘個人行為’,如果出現醫療安全問題,會很麻煩。”
謝娟認為,應嚴格規范對“網約護士”有相應的供職單位的要求,未來由醫療機構派出護士,這樣對患者來說更加安全。她還建議,患者家里顯然無法達到無菌環境操作要求,建議大家選擇低風險治療項目,如灌腸、安寧治療、鼻飼、造口、喂藥指導、換藥、壓瘡護理等。
對于收費較高的問題,謝娟認為“網約護士”是一個市場行為,收費比普通醫院高是正常的,這是對護士從事專業服務的認可。她也建議未來“網約護士”服務可以進入國家醫保報銷范圍,從而降低患者的支出。同時她認為,應為護士提供手機App定位追蹤系統,配置護理工作記錄儀,使服務行為全程留痕可追溯,切實保障護士執業安全和人身安全,有效防范和應對風險。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