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戰平為著名秦腔表演藝術家全巧民診病
□記者 張姣姣
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特點,我們要做哪些防控工作?出現什么癥狀要去醫院就診?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哪些細節?陜西省中醫藥研究院陜西省中醫醫院肺病科主任馬戰平介紹了如何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什么是冠狀病毒
冠狀病毒是自然界廣泛存在的一種病毒,因該病毒在電鏡下觀察形態類似王冠而得名。馬戰平介紹,到目前為止,發現冠狀病毒僅感染脊椎動物,可引起人和動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經系統疾病。除本次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其命名為2019-nCoV,即2019新型冠狀病毒)外,已知感染人的冠狀病毒還有6種。其中4種在人群中較為常見,致病性較低,一般僅引起類似普通感冒的輕微呼吸道癥狀。另外2種是我們熟知的SARS冠狀病毒和MERS冠狀病毒。
“患者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乏力,呼吸道癥狀以干咳為主,并逐漸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表現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癥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礙。”馬戰平說,部分患者起病癥狀輕微,可無發熱。多數患者為中輕癥,預后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發熱是不是意味著被感染
“通常病毒傳播主要有飛沫傳播、接觸傳播、空氣傳播等三種方式,對于新型冠狀病毒,以上傳播途徑的隔離防護措施都要做好。”馬戰平介紹,飛沫傳播,是指通過咳嗽、噴嚏、說話等產生的飛沫進入易感黏膜表面;接觸傳播是指在接觸感染者接觸過的東西后,碰觸自己的嘴、鼻或眼睛導致病毒傳播;空氣傳播是指病原體能在長時間遠距離散播后仍具傳染性。
如果發熱是不是意味著被感染?馬戰平表示,出現發熱、乏力、干咳表現,并不意味著已經被感染了。但如果出現發熱(腋下體溫≥37.3℃)、咳嗽、氣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癥狀,且有武漢旅行或居住史,或發病前14天內曾接觸過來自武漢的發熱伴呼吸道癥狀的患者,或出現小范圍聚集性發病,應立即到當地指定醫療機構進行排查、診治。
馬戰平說,就醫時,應如實詳細講述患病情況和就醫過程,尤其是應告知醫生近期的武漢旅行或居住史、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接觸史、動物接觸史等。特別應注意的是,診療過程中應全程佩戴外科口罩,以保護自己和他人。
如何正確佩戴口罩
如何預防新冠肺炎?馬戰平建議,要保持手部的衛生。咳嗽、飯前便后、接觸或處理動物排泄物后,要用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避免到封閉、空氣不流通的公眾場所和人多集中的地方,必要時請佩戴口罩??人院痛驀娞鐣r使用紙巾或屈肘遮掩口鼻,防止飛沫傳播;在醫院就診或陪護就醫時,一定要佩戴好合適的口罩;養成良好安全的飲食習慣,處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開,做飯時徹底煮熟肉類和蛋類;盡量避免在未加防護的情況下接觸野生或養殖動物。
如何正確佩戴口罩?馬戰平表示,日常出行建議選用醫用外科口罩,如果要照顧或者接觸發熱咳嗽的患者建議選擇N95口罩;戴口罩前應洗手,或者在戴口罩過程中避免手接觸到口罩內側面,減少口罩被污染的可能;注意一次性外科口罩有里外之分,淺色面有吸濕功能,應貼著嘴鼻,深色面朝外,金屬條(鼻夾)一端是口罩上方;佩戴時,要將折面完全展開,將嘴、鼻、下頜完全包住,然后壓緊鼻夾,使口罩與面部完全貼合;要定期更換、不可戴反,更不能兩面輪流戴;摘口罩的時候,盡量不要觸摸口罩的外側,摘下口罩后記得立即洗手。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