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正氣是人體抵御外邪的能力,包括氣之主“肺氣”,氣之源“脾氣”,氣之根“腎氣”,三氣足則正氣足。想增強抗病能力,補足“三氣”是關鍵。是否存在肺氣虛、脾氣虛、腎氣虛?跟著專家一起簡單自測一下吧。
長時間肺氣虛,人容易出現胸悶氣短,甚至彎腰駝背等體態改變。并攏食指、中指、無名指放于鎖骨下方,同時手向外推,肩關節往里收,手指觸摸的位置會有一個坑,此時食指碰到的位置是云門穴,無名指碰到的位置是中府穴。加壓往里推時,如果能明顯摸到骨頭并有痛感,則說明有肺氣虛的問題。
肚子脹、少言懶語、沒精打采是脾氣虛的典型表現。豐隆穴是胃經上的重要穴位,勾腳時小腿脛前肌肌肉隆起的最高點就是豐隆穴。按下去時感到肌肉繃緊,說明脾胃功能很好;按下去以后感覺很軟、很容易就能按出一個坑,則說明脾氣虛。
呼多吸少是腎氣虛的表現。關元穴在肚臍下三寸,肚臍下四指就是關元穴。手指摸關元穴沒有頂的感覺,則說明腎氣虛。
(據央視《健康之路》)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