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年近八旬的王大伯精神飽滿地出院了。最近兩年,王大伯精神狀態每況愈下。不但記憶力嚴重衰退,還時常惴惴不安,感到煩躁。當地醫生判斷王大伯患上了老年癡呆。但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始終不見好轉。于是,家人將王大伯帶到浙江省立同德醫院之江院區。檢查后發現,王大伯看似阿爾茨海默病的表征下,其實另有原因。
和王大伯初步溝通后,省立同德醫院綜合內科副主任傅海斌發現,病人的“癡呆”頗有蹊蹺。老人并沒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短期內精神癥狀加重,而且一直患有呼吸基礎疾病。傅海斌曾從事軀體疾病合并精神障礙疾病的診治,他認為應該從呼吸系統這方面入手來查找病因。
隨后的檢查結果印證了醫生的判斷,王大伯肺部二氧化碳數值過高。“老年癡呆只是假象,肺性腦病才是罪魁禍首。”傅海斌說。
考慮到王大伯年事已高,醫院與家人商議后決定在藥物治療的同時,改為無創機械通氣治療。
經過治療,王大伯體內的二氧化碳分壓穩定下來,意識逐漸清晰。傅海斌趁熱打鐵,對王大伯的基礎肺病進行規范治療和康復鍛煉。
“肺性腦病是慢性肺、腦疾病患者發生呼吸衰竭時,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導致大腦皮質損害,從而引起神經、精神紊亂和運動異常的綜合征。”傅海斌說,臨床表現為知覺、思維內容、情緒、人格和行為等方面的紊亂。一般而言,隨著肺部疾病好轉,患者精神癥狀相應減輕。但在臨床,如果精神癥狀比較隱匿,容易造成誤診。
據《浙江老年報》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