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怦怦地跳且不規則,有時候達100—160次/分,這種癥狀可能是“溫柔殺手”房顫。多位專家在山西省疾控中心6日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提醒,公眾應重視“心臟亂跳”,不能因為身體適應了房顫,不難受就不去就醫治療,“房顫患者一旦發展成腦卒中,就會給家庭帶來沉重負擔”。
據了解,房顫是一種以快速、無序的心房電活動為特征的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也是最常見的持續性心律失常。房顫的表現和感覺因人而異,有些房顫患者會有心慌、胸悶、氣短、頭暈、乏力等非特異性癥狀;有些則心跳無明顯增快,毫無覺察。
“還有的房顫患者適應了房顫后,也不覺得特別難受,這就導致公眾對房顫的認知度不是很高。”山西白求恩醫院副院長李學文說。
那么,不是“特別難受”是不是就不用去治療了呢?
據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房顫中心主任高東來介紹,房顫最大的危害就是腦卒中,房顫導致的中風往往病情較為嚴重,易導致患者癱瘓、殘疾甚至死亡,給患者和家庭帶來巨大痛苦。
為避免腦房顫發展成為腦卒中,早發現早治療就非常重要。專家稱,心電圖或者動態心電圖就可以發現房顫;出現房顫癥狀的患者也不要隨意用藥,否則不利于醫生的診治。
對于房顫患者,該如何治療呢?高東來稱,導管射頻消融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導管射頻消融術是一種微創導管技術,通過穿刺股靜脈將導管放入心臟,以射頻的方式治療心律失常,讓患者恢復正常心律。”
“隨著年齡的增大,房顫發病率會明顯增大,建議公眾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飲食、拒絕煙酒,還要適當運動。”李學文說。(王亮)
據新華網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