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由中共陜西省委網信辦指導,延安市委網信辦、各縣(市、區)網信辦、西部決策網、中省駐延媒體,延安市融媒體中心、各縣(市、區)融媒體中心聯合主辦的“追趕超越譜新篇 增光添彩向未來”網絡主題宣傳活動走進延安市人民醫院。
延安市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李暉就醫院的發展歷程,以及現在新建醫院基礎設施等作了詳細介紹。采訪團一行參觀了國家職業醫師在市醫院的考試點、門診大廳和醫院診療護理等。李暉表示,延安市人民醫院在市委、市政府、市衛健委黨委的領導下,在社會各界及各界媒體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定成績。醫院的前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4醫院,始建于1952年10月,1999年10月整體移交地方政府后組建。醫院占地面積58畝,醫療用房面積13.9萬平方米(其中在建7.9萬平方米);編制床位1000張,開放床位1162張。現有職工1881名,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695名。擁有高級職稱479人,研究生以上學歷155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6名,94名中高級人員受聘延安大學醫學院臨床教學教授、副教授。與3名院士保持長期合作關系。醫院設置科室89個(黨政后勤科室18個,業務管理科室11個,臨床科室46個,醫技科室14個)。院外開設3個院區。擁有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1個(骨科),省級重點專科5個(骨科、檢驗科、康復科、病理科、超聲診斷科)、市級重點學科14個,市級重點專科6個。設有護理、臨檢、感控、超聲、藥事、燒傷整形手足外科與創面修復、消毒供應管理等7個市級質量控制中心。
醫院先后榮獲全國文明單位、全國創先爭優活動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全國敬老文明號、全國公立醫院黨建示范單位、陜西省先進集體、陜西省五一勞動獎狀、陜西省勞動競賽先進集體、省級衛生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
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堅持醫院的公益性和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醫院將11個黨支部調整為5個黨總支、31個黨支部,黨總支書記由黨員院領導擔任,支部書記由科主任擔任,發揮“雙帶頭”作用。
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作風建設。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堅持把黨風廉政建設融入醫院日常工作,做到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推進、同落實。制定《全面從嚴治黨暨黨風廉政建設“兩個清單”》《2024年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要點》,落實“一崗雙責”和各分管領導、科主任的職責,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格局。開展警示教育4次,講廉政教育黨課2次;建立管理干部廉政檔案,壓實壓緊責任;與31家供應商簽訂了醫療購銷領域廉潔承諾書,持續推進“清廉醫院”建設,出臺了《抗菌藥物使用強度考核管理辦法(試行)》《藥占比考核管理辦法(試行)》,停用或限制使用20多種藥品,耗材歸口管理,耗占比降至15%以下。深入開展作風建設能力提升年活動,制定了《進一步嚴肅紀律和加強作風建設的規定(試行)》,開展了“轉作風、優服務、樹形象”專項整治活動,重點整治個別醫務人員責任性不強,18項核心制度落實不到位等;機關職能部門推進工作力度不大,抓而不實等問題,通過整治活動,為醫院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作風保障。加強醫院文化建設。做實、做細精神文明建設,開展職工勞動競賽活動,檢驗科榮獲“陜西省臨床檢驗技能大賽”團體一等獎,籃球隊在全市干部職工籃球聯賽中獲“優秀組織獎”;黨建引領,推進醫院高質量發展加大人才引進和培養。
大力推進改革。一是業務托管開創了校地跨區聯合辦院模式。積極尋求與國內知名高等專業院校的聯合,實現從上吸收、向下釋放,國家(省)、市、縣三級層次的逐級優質醫療資源下沉。二是整合城鄉醫療資源,成立延安第二醫療集團。現總醫院與各分院的實質性合作共建工作已全面展開,總醫院承擔各分院的學科幫扶、人才培養、管理指導和統一質量控制考核等工作,向下派駐專家,向上接受分院專業人員到總院工作,實行人員上下流動。三是將體檢中心、河莊坪院區、崖里坪體檢中心一體化管理。與長慶油田、延長油田建立長期合作意向,開啟企業醫院合作的新路子。
下一步,延安市人民醫院站在了新的更高的發展起點上,正在與中國醫科大學合作共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已進入與國家部門的對接審批階段,全面實施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與寶塔區合作,加速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實質運作。同時,利用延安紅色資源,發揚延安精神,依托中國醫科大學舊址,打造全國紅醫文化基地,為醫務工作者及醫學院學生樹牢理想信念,將紅醫文化發揚光大。(延安市委宣傳部)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