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是入伏首日,許多醫院正式開展“冬病夏治”貼敷“三伏貼”。“冬病夏治”與“三伏貼”是什么關系。“冬病夏治”能治哪些疾病?7月14日,記者帶著這些疑問,采訪了陜西省多位中醫專家為大家答疑解惑。
什么是“冬病夏治”?
陜西省名中醫、陜西省中醫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肺病科)主任馬戰平說,“冬病”是指某些好發于冬季或在冬季容易加重的虛寒性疾病,由于患者身體陽氣不足,又值冬季外界氣候陰盛陽衰,以致正氣不能祛邪于外,或身受陰寒之邪,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哮喘、怕冷、感冒等癥狀。“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天”,自然界和機體陽氣最旺之時,通過溫補陽氣,散寒祛邪,活血通絡等治療措施,達到治療或預防冬季易發生或加重疾病的目的。
什么是“三伏貼”?
三伏貼是一種傳統的中醫療法,根據“冬病夏治”的理論,結合中醫的針灸、經絡與中藥學,以中藥直接貼敷于穴位,具有疏通經絡、祛除寒邪、調理氣血、健脾和胃、鼓舞陽氣、增強免疫功能、預防疾病的作用。
“三伏貼”能治療哪些疾病?
陜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針灸推拿科主任王衛剛說,2024年冬病夏治治療時間為初伏:7月15日-24日;中伏:7月25日-8月13日 ;末伏:8月14日-23日。“三伏貼”適用廣泛,主要治療的疾病為呼吸疾病: 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反復感冒、慢性咽炎等;胃腸疾病: 慢性胃腸炎、腹脹、腹瀉、脾胃虛寒、消化不良等;骨傷疾病: 頸椎病、肩周炎、腰椎間盤突出癥、頸肩腰腿疼痛,膝關節炎等;婦科疾病: 痛經、產后腰痛、月子病、月經不調等;乳腺疾病: 經期乳房脹痛,乳腺增生,經絡不通導致的各種乳房脹痛,乳腺炎等;兒科疾病: 小兒反復感冒、咳嗽、厭食、消瘦、遺尿等;綜合調理: 由免疫力低下和內分泌失調所致的各種疾病。
并非人人適宜“三伏貼”
雖然“三伏貼”適用廣泛,但是并非人人皆宜。孕婦、嚴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皮膚過敏或破損者應慎用或避免使用。貼敷時長一般為成人4-6小時,兒童減半,具體時間請遵醫囑,以免引起皮膚不適。貼后若出現輕微皮膚紅腫、瘙癢,屬正常反應,若反應強烈應及時就醫。
“冬病夏治”最好采取“內服+外貼”
西安市中醫醫院治未病科主任張若平說,如果要想“冬病夏治”,就不能只是貼敷“三伏貼”。其實西安市中醫醫院的“冬病夏治”方法多種多樣,除了大家常見的穴位貼敷以外,還有夏季膏方、養生茶飲、艾灸、拔火罐、刮痧、占壓耳穴、中藥涂擦、熏蒸等多種聯合治療,旨在扶助人體陽氣,陽氣充足,到了秋冬季節,疾病就不容易復發或加重,最終達到“冬病夏治”的目的。總結多年的臨床經驗,針對亞健康人群、體質偏頗人群及慢性病調理人群的“冬病夏治”治療,最好采取內服+外貼的方法。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