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由首都醫科大學吉訓明院士、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韓建峰教授牽頭開展《大動脈粥樣硬化性急性中度腦梗死的遠隔缺血適應治療:多中心、隨機、盲法、平行對照臨床研究》在延大附院心腦血管病醫院舉行分中心啟動會。會議由陜西卒中??坡撁?、延安市卒中??坡撁酥鬓k,延安大學附屬醫院承辦。來自延安大學附屬醫院,延安市人民醫院、子長市人民醫院、延長縣人民醫院、吳起縣人民醫院40多名專業人士參加了此次會議,會議由延安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薛藝東主持,延安大學附屬醫院心腦血管病醫院副院長宋延彬致詞。
啟動會上,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于嘉教授從該項目的研究背景、研究網絡、研究成果共享等方面進行了介紹,該技術是一種安全無創的物理治療手段,通過反復、短暫地對患者肢體實施局部缺血刺激,激發機體內源性保護機制,使心腦等重要器官對缺血損傷產生適應和耐受,從而預防或減輕靶器官的缺血性損傷;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商蘇杭教授對該項目研究方案、研究規劃、納入標準、知情同意、隨訪計劃等進行了詳細解讀;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周青青副主任醫師對TOAST分型和關鍵量表進行了培訓;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內科護士長屈彥教授,對醫護協作的臨床研究模式與本項目入組流程進行了分享;項目組陳曦副主任醫師講解了CRF填表要求和EDC系統介紹,并對臨床研究的操作細節進行了培訓;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內科專職數據分析師曹歲霞、蒲城縣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崔玉倩分別代表三級醫院卒中中心、二級醫院卒中中心進行前期病例入組流程的經驗分享。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屈秋民教授在總結時表示,該研究的啟動具有重大意義,為治療缺血性卒中大動脈粥樣硬化提供高級別的醫學證據,有望進一步優化現有治療策略,降低卒中的致死率和致殘率,為更多缺血性卒中患者帶來福祉!(龐靜)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