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攝影師的工作室和居住空間,隨手一拍即美圖是必備的空間修養。
嬰兒粉,霧霾藍......任意推開一個臥室,就是鋪面而來的少女心。而這些,居然都來自一個鋼鐵直男的改造。
改造前:堆滿雜物,但十分敞亮。屋主說,定下這個房子60%的原因是因為這個入戶陽臺。
改造后:增加與玄關配套的馬賽克磚地面,以及手工DIY的墊倉板植物架。
改造前
改造后
改造前:略顯土氣的大門。
改造后:刷6遍白色油漆蓋住原有的酒紅色,新增鞋柜收納、地毯、五角星燈飾等裝飾物進行玄關的軟裝。
改造前
改造后
改造前:基本處于毛坯房狀態。
改造后:在確定了北歐風的基調上,屋主用半墻的文化磚刷白漆做沙發背景墻。
客廳的家具、軟裝飾部分舍棄常規保守的黑白色系,挑選更為亮眼卻不顯突兀的莫蘭迪色系。
考慮到屋主的工作需要,沙發對面,擺滿玩具的展示柜以及利用石膏線打造的復古背景墻都是在保留北歐風格的基礎上又呈現別樣的風格。
改造前
改造后
改造前:無裝飾,僅保留木質的餐桌椅。
改造后:屋主用老榆木門板改造的桌面加上鐵藝的桌腿組合成原始自然的餐桌,百褶黃銅的吊燈,以及桌面裝飾都是搭配整體的復古風格。
改造前
改造后
改造前:原始的水泥的墻面、大面積煙熏的痕跡。
改造后:流行的黑白、金黃元素貫穿整個廚房的改造。
與沙發背景墻呼應的半墻磚設計,與餐桌配套的木質臺面、金屬貝殼的把手以及簡易復古的燈泡......
廚房雖然作為獨立的生活區域,在整體的風格上卻始終與餐廳的復古自然風格相契合。
改造前
改造后
改造前:原始的水泥空間、簡陋可移動的家具擺設。
改造后:為了打造更為明亮自由的空間區域,屋主首先拆除了窗戶的欄桿,整體的臥室顏色選擇了復古沉穩的霧霾藍。
在家具的選擇上,原木材質的床和柜臺,黃銅的主燈都是在延續整體的北歐復古風。
除此之外,房間擺設的電扇、收音機等等都是屋主收來的二手好物,天然的復古感為整體的空間設計添色不少。
改造前
改造后
改造前:原始的水泥毛坯房。
改造后:整個次臥被屋主設計成日式榻榻米風格。增加地臺的同時,在原始的墻面的基礎上直接刷乳膠漆,打造擁有顆粒質感的老房子墻面。保留一面墻增加置物的墻裙,擺放日式擺設。
改造前
改造后
改造前:原始的水泥毛坯房、簡陋可移動的家具。
改造后:這一個次臥的改造完全根據了屋主的拍攝需求,僅作為拍攝場地而使用。各式各樣嬰兒粉的擺設滿足了無數的少女心。
改造前
改造后
改造前:原始的水泥毛坯房。
改造后:屋主利用馬賽克磚進行全屋的拼貼,在地面部分使用花磚區分。同時,利用浴簾進行簡單的干濕分離。在裝飾細節部分,復古柱盆、金色的三孔水龍頭、黃銅掛鏡......無一不彰顯著北歐復古風的設計理念。
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去創造一個生活和工作的共享空間。而所有用心創造的家,都能成為這樣包容性極強的區域。既能平衡你的工作需要,也能滿足你對生活舒適的追求。
編輯: 楊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