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記者 李榮
8月17日上午10時許,在漢景帝陽陵博物院,前來參觀的游客絡繹不絕。與此同時,一場圍繞漢陽陵博物院周邊交通道路的政協提案答復會正在博物院會議室內進行。
“道路安全涉及游客安全和旅游體驗,必須高度重視,盡快解決。”
“我們已經設計了初步方案,大家看看,還有什么意見建議。”
……
會上,提案者、省政協委員宋阿麗,提案涉及單位漢陽陵博物院,提案承辦單位西咸新區、秦漢新城、涇河新城等5家單位圍坐一起,就省十二屆政協一次會議第750號提案有關內容進行溝通協商。
漢景帝陽陵博物院位于咸陽市渭城區正陽鎮張家灣后溝村北塬,是西漢第四位皇帝景帝劉啟與皇后王氏同塋異穴的合葬陵園,為咸陽原上西漢9座帝陵中最東的一座,也是陜西展示漢代歷史的一處重要旅游景點。
近年來,隨著漢陽陵知名度的提高和周邊區域協調發展,長期制約漢陽陵發展的外部道路連接問題日益嚴重,尤其是銀杏林節日期間,因景區東側一處出入口匝道無法快速疏解進出車輛,交通擁堵較為嚴重,影響到游客游覽感受。
漢陽陵景區周邊交通道路問題,引起了省政協委員、西北(陜西)國際招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宋阿麗的關注。
“由于歷史原因,漢陽陵沒有正式出入口,只有機場專線上一處可以上下,但這一上下口道路狹窄,安全隱患極大,交通條件與博物院建設國家大型考古遺址公園及景區目標存在較大差距,嚴重影響到西咸新區及陜西的旅游形象。”宋阿麗在調研中發現,由于當初設計上的缺陷,僅建設開通了景區向東方向道路口,導致由西行駛的車輛進出景區必須逆行,雖然后來景區在此修建了出入口匝道,但并未從根本上消除安全隱患。
宋阿麗認為,當前西安正在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漢陽陵作為漢代歷史的重要旅游景點,應盡快融入全域旅游,舉全力打造“東有兵馬俑,西有漢陽陵”的金牌旅游線路。
今年省兩會,宋阿麗提交了《關于加快完善漢景帝陽陵博物院道路建設、提升景區道路通行安全、促進區域旅游經濟發展的提案》。她在提案中建議,建設漢陽陵景區西大門向西與正陽大道、向北與涇河新城的連接道路,并將漢陽陵景區道路納入秦漢新城路網統一規劃建設。
提案提交后,西安市西咸新區、秦漢新城、涇河新城相關部門就提案涉及問題,多次與宋阿麗進行溝通,征詢對提案辦理工作的意見建議。
“針對漢陽陵景區只有向東方向出入口的現狀,我們目前正在積極研究景區與周邊路網銜接方案。”西咸新區文物局副局長高波說,為進一步緩解景區周邊道路交通壓力,目前研究了三種實施方案,分別是景區向西與正陽大道連接、景區向北與涇河新城道路連接、景區向南銜接村道,并納入秦漢新城路網統一規劃。
聽完方案介紹,與會者一致同意第一種實施方案。
“就目前景區情況來看,開通西大門與正陽大道連接是最實際的一條路子,希望能盡早開工建設。”漢景帝陽陵博物院副院長畢勝表示。
高波介紹,第一種實施方案道路設計工作已基本完成,目前正在進行文物勘察工作。由于這條道路涉及基本農田,目前正在與國土部門對接。作為委員提案的主要承辦單位,西咸新區文物局將加大協調力度,繼續積極推進道路建設,爭取為漢陽陵旅游快速發展打好基礎。
“讓我們頭疼了好幾年的道路交通問題,沒想到通過委員的提案,這么快就有了解決方案,真是太感謝省政協和委員了!”畢勝告訴記者,就景區的道路交通問題,他們曾多次上報上級主管單位,但由于各種原因,一直沒能得到重視和解決。相信過不了多久,景區周邊道路通行環境將得到極大改善。
一個小時的提案現場答復會,盡管大家對協商結果普遍表示滿意,但宋阿麗沒有在提案答復表上簡單地填寫“滿意”二字。
“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對承辦單位的工作態度很滿意,但我更看重落實情況。”宋阿麗表示,將繼續關注提案辦理落實情況。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