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業內每個快遞包裝0.2公斤標準計算,一年產生超過800萬噸固態垃圾
委員:盡快給快遞包裝立“綠規”
□首席記者李榮
近年來,隨著電子商務快速發展,快遞已與百姓生活緊密相連。陜西省郵政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服務快遞用戶12.9億人次,全省年人均快遞使用量為11.9件,年人均快遞支出146.94元,比“十二五”末增加14421人,增長了73.87%。按業內每個快遞包裝0.2公斤標準計算,一年產生超過800萬噸固態垃圾。
快遞包裝資源浪費嚴重
“買了一個U盤,商家包了三層,其實完全沒必要,真是浪費。”西安市民郭麗認為,U盤不是易碎品,完全沒必要裹得那么嚴實,這樣拆著也費事,對包裝物也是種浪費。
西安上班族李艷上周網購一瓶50ml裝的隔離霜,收到貨時,她發現包裝盒特別大,李艷說,作為消費者也理解商家害怕打碎商品,但還是希望包裝能環保些。
采訪中大多數市民表示,快遞包裹大量塑料泡沫、紙團和膠帶紙會造成資源浪費,但有些網購物品屬于易碎品,商家在確保商品運輸安全的同時,還是要體現出節約環保意識。
包裝問題引發委員關注
快遞過度包裝也引起省政協委員的關注。8月15日,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就“陜西快遞業發展現狀及對策”在西安進行專題調研。在西安圓通快遞分揀中心,看著一件件被包裹嚴實的快遞品,一些委員不禁為過度包裝擔憂起來。
“有的商品完全沒必要包上好幾層,都浪費了!”“大部分快遞包裝物都被丟棄了,很少有人做到回收利用。”看著一輛輛發往全國各地的快遞車,實現綠色環保包裝成為參加調研的委員心中的期盼。
針對快遞污染和資源浪費,國家郵政局、發改委、科技部等部門此前聯合發布了《關于協同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十三五”期間綠色包裝目標:到2020年,可降解的綠色包裝采用應用比例提高到50%,基本建成專門快遞包裝物回收體系。
省政協委員王俊平認為,雖然政府一直在提倡綠色環保,但在實施過程中,由于消費者固有習慣、快遞回收體系不完善、快遞材質受限制等多種因素,導致快遞包裝物回收利用率低,沒有達到減少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的目的。
盡快出臺條例加強回收管理
如何實現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省政協常委單紅表示,要實現快遞行業由過度包裝向綠色包裝的轉型升級,就要鼓勵包裝物回收再利用,在快遞站點放置回收箱,加大宣傳力度,呼吁每個人都參與到“綠色包裝”行列中。
“快遞過度包裝,循環利用率低下,有些包裝物甚至會產生大量污染,包裝材料非綠色化、包裝一次性和使用無循環性以及用戶缺乏環境保護意識,都是快遞包裝綠色化面臨的主要問題。”王俊平認為,快遞過度包裝除了凸顯法律體系不健全外,還存在缺乏統一的標準、沒有建立行業標準,這不僅造成材料浪費,還降低了運輸工具空間利用率和裝卸搬運效率。
他建議,盡快出臺快遞包裝廢棄回收處置管理條例,加強快遞企業與電商、制造業和服務業的融合,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大幅減少不必要的二次包裝。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