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王惠玲
“上半年,我省共減免稅收579.5億元,創歷史新高。”9月4日,陜西省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副主任劉迎軍在第十場“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省力爭通過3年左右的努力,使得全省營商環境和競爭力指標達到或超過國內經濟發達地區水平。
政策支持 助力營商環境提升
今年初,我省出臺了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十大行動”方案。按照“審批服務標準化、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和“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等要求,審議通過了《陜西省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陜西省優化提升營商環境2018年工作要點》和《陜西省優化提升營商環境2018年工作臺賬》。
劉迎軍說,今年是我省營商環境提升年,在多方利好政策支持下,要完成三年總任務量的60%左右。
在《陜西省優化提升營商環境2018年工作要點》中,我省增加了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互聯網+政務服務”等相關內容。通過深入推進部門信息互聯互通、加快政務平臺建設、推進審批服務標準化便民化、擴大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范圍、優化政務服務、深化規范和整頓市場秩序專項行動、落實公安系統優化營商環境24條措施等,推動營商環境與政務服務相融合。
多管齊下 降低企業運行成本
“對于企業發展項目建設而言,水、電、氣、暖等要素的保障尤為關鍵。”省委外宣辦副主任賈永安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去年以來,我省先后推出了《陜西省方便企業獲得水電氣暖行動方案》《陜西省方便企業獲得水電氣暖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和《陜西省進一步優化小微企業電力接入實施辦法(試行)》,通過精簡辦事流程、提升服務品質等方式,進一步優化經濟發展環境,著力打造更具競爭力的營商環境。
我省還分別于4、5月兩次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年可減輕省內用戶負擔約7.85億元。上半年,我省為企業節省購電成本5.36億元。
在降低融資成本方面,我省積極構建融資擔保體系,通過省級再擔保機構注資參股各市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鼓勵各市做大政府性擔保公司,截至今年6月初,全省107個縣區中,融資擔保業務已經覆蓋的縣區92個,覆蓋率為86%。
在降低人工成本方面,自今年7月1日起,失業、工傷保險費率繼續執行原有政策延長至2019年6月30日止。經測算,共可為企業減負約21.3億元。
此外,我省還在降低物流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上為企業謀福利,穩步推動高速公路差異化收費試點,執行鐵路運費下浮政策,規范涉及鐵路貨物運輸收費。
上半年,我省減免優惠交通運輸通行費總計19.44億元。同時,對全省行政許可項目進行梳理,編制形成《陜西省省市縣三級行政許可項目匯總目錄》。提出了35個省級部門擬取消或下放的287項事項清單,并在部分市、縣(區)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全面實行項目立項、規劃許可、施工許可、竣工驗收“一口受理、并聯審批、限時辦結”。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