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世恩
如何進一步加強我省濕地保護?5月8日到11日,省政協提案委員會人員以此為主題赴寶雞、渭南調研,并重點就怎樣讓寶雞和渭南兩市在濕地保護上“更上一層樓”,借以形成可在全省作為標桿的保護模式積極建言獻策。
寶雞市政府副秘書長李永林向調研組人員介紹,寶雞全市共有湖泊、沼澤、河流等自然濕地和人工濕地3.5萬公頃,占全市國土總面積的1.97%,2017年寶雞市被評為全省濕地保護先進集體。雖然在濕地保護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問題同樣突出:濕地資源分布點多面廣,保護管理難度日益增大;濕地保護經費不足,資金渠道單一;缺乏專業人才,不能滿足濕地建設發展需要。
渭南市作為我國中西部國際保護候鳥的主要棲息地之一,是多種生物棲息繁衍的理想場所。目前,渭南各類濕地總面積已達8.12萬公頃,居全省十地市之首。但在具體保護工作中同樣存在諸多問題,主要體現在涵蓋保護與利用矛盾突出、管理體制不順、保護管理經費不足等方面。
如何進一步加強濕地保護?國家林業局西北林業調查規劃院高級工程師王逸群說,修改相關條例,協調其他方面的項目規劃與濕地保護規劃,讓其他建設規劃在實施中重視濕地保護,是亟待研究的問題。此外,濕地保護中還要注重污染治理,同時要清除河道泥沙淤積,把防洪、河道疏浚、灘涂治理與采砂相結合,從而進行濕地保護。
省政協委員馮永強認為,目前的濕地保護意識還要進一步加強,“濕地既是當地的,也是全人類的。要站在綠色發展、美麗陜西建設的高度抓濕地建設。”他說,因此應該全社會參與保護。
提高站位、通盤考慮,也是省政協委員張濤對于濕地保護的建議之一。他說,在濕地保護中,應該把專項規劃和國家區域發展戰略規劃結合起來,統籌鄉村振興戰略、新型城鎮化發展等。
對于濕地保護,加強立法是許多人的呼聲。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研究生導師張瓊華認為,“濕地法”出臺非常困難,但目前可以把水土、林業等方面有關濕地保護的法律法規作為濕地保護細則。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