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省扶貧辦、省政府新聞辦舉辦“陜西省2018年脫貧攻堅情況”主題系列首場新聞發布會。來自省發改委、省人社廳、省農業廳、省住建廳、省國土資源廳五個部門的相關負責人,分別曬出相關領域的脫貧攻堅成績單。
省發展改革委建立了成員單位各司其職、統籌推進的協作機制和省市縣三級聯動、系統作戰的工作機制;制定了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和《退出標準》;對全省貧困縣和貧困村的水、電、路建設任務進行認真核查;建立常態化督導機制;下達通村公路“油返砂”整治、深度貧困村通組路和農村飲水項目資金計劃83.18億元。截至9月30日,全省建制村通暢工程已全部完成;完成“油返砂”整治8128.3公里、深度貧困村通組路1963.6公里;23個摘帽縣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0%以上,101.7萬人、3303個村飲水安全達到退出標準,電力入戶率、自然村通動力電均達到100%。
省人社廳精準幫扶貧困勞動力就業創業。截至9月底,全省扶持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26.4萬人、自主創業6000人、免費技能培訓12.5萬人,分別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83.8%、133.3%、273.5%。省人社廳鼓勵勞動密集型企業和創業人員在貧困地區建設社區工廠。目前全省共創建社區工廠535個,其中今年新建社區工廠259個,吸納7713名貧困勞動力就業;認定就業扶貧基地729家,吸納貧困勞動力1.4萬人,帶動其他企業吸納貧困勞動力10萬多人;鼓勵支持各類培訓、教育機構加大貧困勞動力培訓力度,截至三季度末,全省共有12.5萬名貧困勞動力參加免費技能培訓。
省農業廳抓產業覆蓋,建成滾動式、競爭性產業扶貧項目庫,全省產業脫貧戶長線產業覆蓋率達到85.7%;加大對新型經營主體帶貧激勵的政策支持,全省近1.4萬家市場主體穩定帶動44.8萬貧困戶實現增收;完善貧困地區電商銷售服務體系,借助大集團銷售網絡,推進陜西農產品“借船出海”;加快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和村集體經濟組織建設。截至8月底,全省成立村級集體經濟組織7510個,其中貧困縣成立村級集體經濟組織4594個;全省5397個貧困村成立了集體經濟組織,占貧困村總數的91.5%。
省住建廳把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作為精準脫貧工作的重要抓手,統籌規劃、精準施策。截至9月底,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開工7.8萬戶,開工率為100%;竣工7.74萬戶,竣工率為99.15%。同時,省住建廳還進一步規范工程質量安全、竣工驗收等環節工作程序,開發建設了陜西省農村危房改造信息監管平臺,精準監管,查漏補缺,層層夯實工作責任。
省國土資源廳完善政策體系,強化保障措施,經過兩年努力,全省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取得了決定性進展。截至8月底,全省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房已開工28.45萬套,開工率為100%;竣工25.14萬套,竣工率為88.50%,今年年底有望基本完成安置房建設任務。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