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王惠玲)“全省貧困人口由2011年底的775萬人減少到2017年底的183.27萬人,591.73萬人實現脫貧;貧困發生率由28.02%下降到7.54%。”10月17日,省扶貧辦總規劃師楊向嶺在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我省計劃實現23個貧困縣摘帽、101萬人脫貧。
持續拓寬就業扶貧渠道
圍繞戶有增收產業、村有集體經濟目標,我省大力發展扶貧特色產業,積極培育各類帶貧益貧新型市場經營主體,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不斷完善利益聯結機制。目前,貧困縣新建扶貧產業園1136個,新增省級產業化龍頭企業123家,農民合作社6067家,參與產業扶貧的新型主體達1.4萬家,建成光伏扶貧電站392兆瓦,帶動4萬貧困戶發展產業增收。
我省突出公益崗位安置貧困勞動力的牽引作用,在每個貧困村開發2-3個特設崗位,今年共幫助扶持2.4萬名貧困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今年新認定就業扶貧基地129家,建設社區工廠和扶貧車間420個,實現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26.4萬人。
“雙百工程”工作成效顯著
“去年4月,省委、省政府作出了103所高校結對幫扶96個有扶貧任務縣區的‘雙百工程’部署安排。”據省委高教工委副書記陳乃霞介紹,截至目前,各高校共開展各類涉農扶貧專題輔導、專家講座、醫技交流、田間教學等教育培訓活動500余場,培訓培養骨干教師、醫生護士、農技人員、鄉村干部、新型農民和建檔立卡貧困群眾40000余人。
全省高校利用科技、人才優勢,扶持地方特色產業發展。目前,全省高校已建成125個產學研示范基地或實體項目,直接受益貧困群眾1.2萬余人。
健康扶貧助力基層醫療建設
據省衛計委醫政醫管局局長安海燕介紹,在三級醫院對口幫扶貧困縣縣級醫院專項督查中,我省名列全國第二。
在健康扶貧方面,省衛生計生委建立起以醫院對口幫扶、醫聯體幫扶、服務保障幫扶、精準結對幫扶“四大體系”為重點的醫療衛生幫扶體系。截至目前,全省共組織86家省內省際三級醫院對口幫扶104家貧困縣縣級醫院,218家二級醫院幫扶1634個鄉鎮衛生院,鄉鎮衛生院幫扶村衛生室;28個省市公共衛生計生機構幫扶11個深度貧困縣公共衛生計生機構,實現了對口幫扶全覆蓋。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