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榮
西安一名高三學生寫給陜西省教育廳的建言信,日前受到網友關注。這名學生在信中建議在中小學設立急救課程,并安排專業人員授課。省教育廳作出回應:將廣泛開展急救知識進校園活動,并將急救教育納入授課內容。
學生:想讓更多的人學會急救
10月10日記者見到這位學生,他是陜西師范大學附中國際部高三年級的畢涵育,今年17歲的畢涵育已取得中國紅十字會的急救員證。
畢涵育說,他對急救知識的了解只是停留在課堂上還有電視里,但去年夏天發生的一件事,讓他明白學會急救知識的重要性。
2017年7月,畢涵育去北郊親戚家,途經鳳城五路時,看到一輛私家車將一名環衛工撞到了,當時周圍圍了很多人,有拍照、報警和撥打120的,就是沒人上前對傷者進行施救。看著傷者痛苦的表情,他很想上前幫忙,但又不懂得急救知識,害怕對傷者造成二次傷害,只能苦等急救人員到來。
“這件事深深地觸動了我,我也告訴自己,一定要學會急救知識,去幫助更多的人。”畢涵育說,2017年9月,他報名參加了西安市紅十字會舉辦的急救知識培訓班,經過專業的培訓學習,拿到了急救員合格證。
這個急救員合格證,更讓他多了一份責任感。一次偶然機會,畢涵育在查閱資料時注意到,全國中小學生大約有2億人,但學習應急救護知識的人數每年只有千分之一左右,掌握急救知識的學生十分稀缺。
“對于學生這個龐大的、易受傷害的群體,學習應急救護知識和技能顯得尤為重要,但一些學校對急救知識的重視程度還不夠,必須引起重視。”畢涵育說,今年6月份時,他曾通過微博和網絡向有關部門反應過,但回復內容都很模糊,9月14日,他抱著試一試的態度,通過西部網《民生熱線》欄目,向省教育廳發出了這封信,國慶節后就收到了他們的回復,回復內容很詳細。
“沒想到省教育廳能這么重視孩子的建議,回復內容很具體,真心為政府的行政效率點贊。”提起回信內容,父親畢金榮難掩內心喜悅。
省教育廳:將急救教育納入授課內容
針對畢涵育的建議,省教育廳也通過西部網《民生熱線》欄目給予了回復,表示將急救教育納入中小學授課內容。
根據《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要求,普通中小學要將急救知識教育等納入授課內容,學校要根據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開展以急救知識等內容的安全教育。記者從省教育廳了解到,近年來,省教育廳出臺了多項措施,將急救知識納入自救互救內容,要求各個學校開展常態化自救互救演練活動,不斷加強督導檢查,確保教育系統和諧穩定。
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他們將以“師生健康中國健康”主題健康教育活動為契機,廣泛開展急救知識進校園活動,并將急救教育納入授課內容,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堂教育,將自救互救教育知識和技能普及到全省中小學生課堂和日常生活中。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