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進停車場建設是市委、市政府破解“治堵難”的重要舉措。記者從市政府獲悉,《西安市新建停車位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印發,我市將通過三年努力,按照老區補建還舊賬、新區建設不欠賬的目標,基本實現城區停車位供需整體平衡,三年期間共新建停車位48萬個,其中每年新建16萬個。
每年確定300畝
公共停車場建設用地
《方案》明確,在品質西安建設補短板三年行動指揮部辦公室領導下,通過月例會形式協調解決停車場規劃、建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負責每年16萬個新建停車位的監督考核。
2018年12月底前,我市將完善停車設施規劃,將專項規劃納入城市總體規劃中,保障項目建設用地。以項目為支撐,加快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建設停車場,從2019年開始,凡重大項目、新建小區、公園、綠地廣場、學校、醫院、各類場館、城市綜合體的建設,應進行地下三層(含)以上開發,原則上不少于地下兩層用于停車;單建地下公共停車場項目因地形、用地大小等因素綜合考慮,實施確有困難的可按地下二層開發。2018年10月前完成城市建筑物差別化配建停車位標準修訂,提高配建比。
并加強配建停車位審批和監管,確保停車位建設與項目主體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對配建停車位不足項目不予驗收,并責令補繳易地建設費或同類區域補建。
依據停車場專項規劃和年度公共停車位建設任務量,在每年儲備土地中確定300畝公共停車場建設用地,專項用于引進社會力量投資建設公共停車場,并及時向社會公開信息。2019年完成公共停車場PPP項目土地劃撥工作。結合城中村改造計劃,充分利用地下空間開發,預留一定用地并同步實施建設公共停車場。
每年新建公共停車位數
不低于2萬個
加快配建停車位審批工作,每年審批建設項目配建車位數不低于14萬個,并進行任務分解及考核。制定公共停車場年度建設計劃,下達年度建設任務,并進行工作考核。每年新建公共停車位數不低于2萬個,其中地下停車位數不低于6700個。
同時,充分利用地下空間建設停車場,各區、西咸新區、各開發區每年開工建設1—2個地下停車場示范項目。充分挖掘現有資源,指導全市中小學利用操場地下空間建設停車場,每個區、開發區新建、改建操場地下停車場項目不少于2個,緩解學校周邊交通擁堵與停車難。
對新改擴建公園、綠地廣場要充分考慮地下空間綜合利用,每年開發地下停車場項目數不低于2個。改善旅游景區環境,解決停車難問題,每年啟動3個景區地下停車場項目。結合地鐵建設運營需求,同步建設P+R地下停車場不少于6個,緩解城區交通壓力。提高公共停車場PPP項目落地率。2018年10月底前完成涉及項目進場前各項準備工作。
年底前已備案停車場停車數據
全部接入西安停車信息平臺
我市將全面收集停車場動、靜態停車信息并逐步錄入西安智慧停車平臺。加強停車場日常監管工作,2018年12月底前對已備案停車場的停車數據全部接入西安停車信息平臺,做到全市停車狀況底數清、情況明,盤活停車資源,實時發布停車信息。
修訂西安市公共停車場建設優惠政策。2018年10月底前,完成公共停車場建設優惠政策的修訂,引導利用地下空間開發建設,加大地下井筒式機械車庫補助標準;明確各部門在停車場建設優惠政策兌現中的工作職責,以停車場建設為依托,持續進行停車場周邊交通整治,優化停車場周邊經營環境。完善常態化聯合執法機制,持續治理各類亂停車現象。鼓勵沿街單位、社區內部停車位對外開放,錯時停車,實施有償服務。
此外,《方案》指出,各責任主體要提前謀劃,對停車場審批、建設等環節存在的問題及時協調解決;各職能部門要將停車場建設項目審批手續辦理納入綠色通道、限時辦結。
記者康喬娜 實習生李佳欣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