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玲
“18歲是成年的標志,意味要獨立生活,但對于心智障礙人士,他們沒有這樣的‘標志’。”說起心智障礙人士的家庭辛酸,省政協委員張溫靜動情地說,“作為一名政協委員,我要為這個特殊群體發聲。”
在咸陽調研一戶心智障礙人士家庭的所見所聞,讓張溫靜每每想起內心都十分難過。這戶人家有一個30多歲的兒子,因心智障礙無法獨立生活。“那個媽媽問我,如果她死了,孩子怎么養活自己?”張溫靜說,“最后她用了半年時間,讓兒子每天去街頭一家熱米皮店自己告訴店主,‘我可以打掃衛生’,但兒子還是被拒絕了。”
張溫靜了解到,2017年11月,我省各級民政局不以各轄區居民心智障礙人士本人的實際收入為參照,卻以捆綁心智障礙人士父母的退休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如果超出了最低工資標準就停發心智障礙人士的低保,導致這部分大齡心智障礙人士只能靠父母退休金生活,給這些家庭造成了極大的生活壓力和經濟困難。
在今年省兩會上,張溫靜提交了《關于出臺大齡心智障礙人士單人單戶享受低保政策的建議》的提案。
“甘肅蘭州和山西太原都對重度殘疾人低保廢除了與父母退休金捆綁的規定。”張溫靜說,從2017年12月27日中殘聯召開的第六屆主席團第五次全體會議獲悉,目前已有28個省份對成年無業重度殘疾人單獨施保作出了相關規定。
她建議,盡快廢除重度殘疾人低保與父母退休金捆綁的規定,將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家庭及時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生活困難、靠家庭供養且無法單獨立戶的成年無業重度殘疾人,經個人申請,可按照單人戶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對以老養殘、一戶多殘等特殊困難家庭中因撫養人或贍養人生活困難、事實無力供養的殘疾人,符合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有關規定的,可納入救助供養范圍并逐步改善供養條件。
“省民政廳收到我的提案后,辦理態度很積極。”張溫靜說,省民政廳相關工作人員與她一起和多個心智障礙人士家庭開了座談會,商討了提案內容和現有政策執行情況。
據省民政廳介紹,截至2017年年底,全國28個省份對成年無業重度殘疾人單獨施保作出相關規定,但“成年無業重度殘疾人單獨施保”均有前置條件,即符合低保條件的殘疾人家庭按規定程序納入低保保障范圍,而不是無條件的廢除重度殘疾人低保與父母退休金的捆綁。2017年,省政府轉發《關于做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實施意見的通知》,進一步明確對建檔立卡家庭中靠父母或兄弟姐妹供養的成年無業重度殘疾人,經本人申請,可以按單人戶納入低保范圍。
省民政廳在提案回復函中表示,將建立健全與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殘疾人社會救助制度,完善低保家庭貧困狀況評估指標體系,以家庭收入、財產作為主要指標,適當考慮家庭成員因殘疾、患重病等增加的剛性支出因素,綜合評估家庭貧困程度,將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全部納入低保等社會救助范圍,確保其基本生活。
“提案的辦理、回復,我表示滿意。但對更進一步的具體落實情況,我還將盡到委員的責任,深入一線實地調查。”張溫靜說。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