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西安院子項目對已拆除違建部分完成復綠。
記者王旭東 見習記者郝鐘毓 攝
薄霧縈蒼嶺,朝陽暖秋色。10月30日一早,走進鄠邑區草堂鎮,巧借大自然之力的圭峰山美成了一幅油畫。
新林栽起
復綠成效初顯
在圭峰山下的華府門第(西安院子)項目現場,記者看到各類工程車轟鳴不斷,渣土車、灑水車來來回回,垃圾清運和復綠工作正在緊張有序進行。原本蓋著別墅、挖著深基坑的地方,覆蓋上了厚厚的黃土,秦白楊、白皮松等樹木已然扎根松軟的土壤里,沿著起伏的地勢一行行排開延伸向遠處。
新栽種好的林子里,七八名雇來的附近村民正來回忙碌,一遍又一遍為新樹涂白,為樹木冬季防凍做準備。一位村民告訴記者,他們已經在這里忙了一個多星期了,種樹、種草、澆水、涂白,一遍遍伺弄這片土地的“新主人”。“這些樹送來的時候,樹根上的土球有多大都有標準呢,控制得嚴得很!”村民李亞絨一邊干活一邊說,“還是種樹好,樹長起來又是一片綠色!咱山里也沒有啥,就是個生態環境好,一定要給娃們留下個好環境,這也是利國利民的事!”
科學復綠
已植樹4600余株
本著“拆除一處,復綠一處”的原則,鄠邑區林業局按照《秦嶺北麓違建專項整治后宜林地植被恢復驗收標準》,對西安院子完成拆除覆土的土地即時評估,達到栽植條件的即時科學復綠。
鄠邑區林業局種苗站工作人員朱強介紹,為了保證成活率,他們堅持因地制宜,適地適樹,選擇了一些耐干旱、生長快、防護性好、成活率高的樹種。“截至目前,西安院子項目共栽植秦白楊、白皮松、金葉復葉槭、紅葉石楠等樹木4600余株。同時輔以栽植麥冬草、播撒混播草籽等進行全方位生態恢復,共完成復綠面積50畝,復綠工作已接近尾聲。”
工作成績背后是辛勤的付出。每天早上和同事7點鐘從單位出發,晚上6點從項目現場離開,朱強笑稱自己的工作是“兩頭不見光”。從9月底進項目組開始,他沒有休過一天假,午飯也是在村里小攤上解決。問他覺不覺得辛苦,他堅定地說:“這有啥么,用咱的工作換秦嶺青山綠水,值!”
下一步,鄠邑區林業局還將建立長效機制,加強對復綠植被的養護工作。在一年的養護期內,派專人定期對苗木進行涂白、澆水、除草、病蟲害防治等養護工作,保證復綠一處成活一處,還秦嶺青山綠水。
以必勝決心
堅決打贏秦嶺保衛戰
據悉,華府門第(西安院子)項目位于鄠邑區草堂鎮,屬秦嶺適度開發區,共建設別墅241棟241套,占地面積224.44畝。根據省、市秦嶺北麓違建別墅整治領導小組調查核實結果,該項目違反了《關于開展秦嶺北麓生態環境保護專項整治工作的通告》相關規定,屬違法建設項目。
9月11日,鄠邑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西安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西安市城鄉規劃條例》和《西安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相關規定,按照省、市整治工作方案要求,組織公安、住建、國土、草堂鎮政府等部門,出動400余人,機械、灑水車20余臺,對2014年5月之后未建成未銷售別墅18棟主體,67棟建筑基礎進行集中拆除,20日完成拆除工作。9月25日鄠邑區再次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對該項目剩余122棟違建別墅展開第二次集中拆除工作,10月21日完成了該項目所有違建別墅的拆除工作,累計拆除違建207棟207套,拆除面積61121平方米,累計拆除違建附屬建筑5994平方米。9月20日完成一期拆除任務后,面臨坡度長、面積大、基坑深的覆土難度,項目專班攻堅克難,持續推進覆土回填工作,完成了73000方黃土的基坑回填、覆土平整工作。
連日來,鄠邑區全速推進秦嶺北麓違建整治工作,區級領導一線督戰、靠前指揮,黨員干部堅守崗位、攻堅克難,全區上下發揚鄠邑鐵軍精神,不斷加大整治力度,加快整治速度,突顯整治成效,用行動詮釋“四個徹底”整治要求,以必勝的決心堅決打贏秦嶺保衛戰。
截至記者發稿,鄠邑區累計栽植喬木52388株、竹子700株、灌木11606株、麥冬草80350窩,播撒草籽97076平方米,全區累計復綠364.6畝(24.3萬平方米)。記者 劉雪妮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