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省以全域旅游示范省創建為抓手,繼續推進《陜西省“十三五”旅游扶貧行動計劃》落實,貧困地區旅游業快速發展,旅游帶動貧困人口增收作用進一步顯現,旅游扶貧惠及9萬貧困人口。
今年我省制定出臺了《關于發展鄉村旅游促進鄉村振興的意見》《關于大力培育鄉村旅游示范村助力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和《陜西省“十縣百村”旅游扶貧示范工程評定辦法》,引導規范鄉村旅游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指導各市圍繞“567”工程開展扶貧工作,即“五變戰略”(景區變扶貧基地、旅游項目變扶貧開發區、鄉村旅游點變精準扶貧點、農產品變旅游商品、貧困人口變經營老板)、“六個一批”(旅游示范縣建設帶動脫貧一批、旅游景區建設帶動脫貧一批、文化旅游名鎮建設帶動脫貧一批、旅游扶貧試點村建設帶動脫貧一批、漢唐帝陵旅游帶發展帶動脫貧一批、旅游土特產生產銷售帶動脫貧一批)、“七大行動計劃”(推進扶貧村規劃編制、推進扶貧村公共設施建設、培育貧困地區旅游品牌、強化市場推廣營銷、加快貧困地區旅游項目建設、開展旅游扶貧示范工程、實施“送教上門”),調動旅游企業積極性,引導旅游飯店、旅行社、汽車公司、景區等企業與貧困村鎮開展結對幫扶。
我省發揮旅游項目建設對扶貧的帶動作用,支持貧困地區景區、鄉村旅游點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指導企業細化旅游扶貧方案,使貧困群眾通過入股、勞務等渠道獲得收益;安排6000多萬元(其中深度貧困地區1200萬元)支持貧困地區游客服務中心、廁所、鄉村旅游點等83個項目建設,極大地改善了鄉村和景區面貌。
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注重旅游扶貧模式和經驗總結推廣,組織現場觀摩和論壇等,進一步拓寬旅游扶貧思路,積極探索旅游扶貧工作的方式和路徑。安康寧陜縣全域旅游脫貧模式在全國進行推廣,安康嵐皋縣全域旅游助推脫貧攻堅的“嵐皋特色”、商洛柞水縣全域旅游助力脫貧攻堅“十動”模式在全省進行推廣。
我省還圍繞旅游產品開發、宣傳互動推廣、人才培養等6個方面與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簽訂兩省旅游戰略合作《協議》,引導各市及貧困縣加強與對口幫扶縣旅游部門的溝通協作,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江蘇企業和游客到陜投資觀光。(記者 李衛)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