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世界環境日,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中心聯合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高德地圖共同推出環境地圖。該環境地圖不僅可在線查看全國城市的空氣質量、污染源等環境信息,還可以一目了然地查看全國各城市水質情況。地圖顯示,西安水質領跑一二線城市,水質監測點的黑臭水分布為0。
據了解,環境地圖的所有信息均來源于綠網環境保護服務中心(NGO)收集的各級環保部門公開監測數據。環境地圖中把水質共分為7類,前5類的劃分依據為環保總局的《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I—III類水經過處理都可以飲用,IV類水只能用于工業用水,V類水只能用于農業和一般景觀用水。另外,環境地圖中還標注了 “劣V類水”和“黑臭水體”,這類水已經喪失了使用價值,甚至顏色發黑、散發臭氣,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黑臭水”。
根據“環境地圖”發現,不少城市的水質情況比較樂觀,黑臭水占比很低。比如,雅安、延安、咸陽等中西部城市以及昆明、黃山等一些山區旅游城市,水質監測點的黑臭水分布都為0。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省會城市的西安共有20個水質監測點,其中黑臭水數量為0。另一大省會城市杭州共有66個水質監測點,其中黑臭水數量只有1個,黑臭水占比為1.5%。作為一二線城市的代表,西安和杭州的水質保持了較高的水平。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