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在第四屆絲博會西安曲江國際會展中心B1館的中國移動展區,上演的機器人“較量”讓參會人員和市民大飽眼福。 記者 袁景智攝
記者 徐穎
“沒想到竟然可以近距離聆聽硅谷科創企業家們的真知灼見,這樣的機會真是太難得了!”5月12日,在2019對話美國硅谷科創企業活動現場,來自西安高新區一家科創企業的負責人李文輝激動地告訴記者。
2019對話美國硅谷科創企業活動是本屆絲博會的新增活動,首次邀請到美國硅谷創投基金、科創企業孵化器等領域約20家企業代表參加,與會者面對面與知名科創企業家們進行對接洽談,盡顯絲博會的科技范兒。
高新技術驚艷亮相
5G巡檢機器人、遙感無人機、智能停車設備、有聲明信片……本屆絲博會上多個領域的高新技術產品“驚艷”亮相,集中展示了多項科技成果和前沿技術產品。
本屆絲博會專門設置了4個產業館,全面展示新一代高新技術產業、先進制造業、新經濟產業、環保產業及軍民融合等領域的最新發展成果。各展團也注重突出科技創新,精心挑選優質企業和優勢產品前來推介。
一個個富含高科技元素的產品、一項項頂尖的研究技術,為本屆絲博會增色不少。
連續4年參加絲博會的西安巨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朱琳,對本屆絲博會的科技含量感觸頗深:“本屆絲博會各展團和參展商在產品選擇和布展上都大打科技牌,紛紛選取有自主知識產權且技術領先的高精尖產品進行推介,相信通過交流洽談,一定能迸發出‘高質量’的合作火花。”
本屆絲博會上,西安市展團主打硬科技產品,展示了我國首款按照最新國際適航標準打造的民用飛機C919、VR跑步機以及機器人與PC端編程軟件無縫對接的“小艾”機器人等產品;上海市展團以科技創新為主題,精心選擇了以華力微電子、中微半導體等為代表的14家高新技術前沿企業參展;江蘇省展團推出了一批創新型企業和項目,涉及電子信息材料、高性能復合材料以及物聯網、新能源、智能制造、航空應用、現代農業等多個領域……
“高精尖”產品的集中亮相,讓本屆絲博會的科技范兒十足,也充分顯示科技創新在產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科技經濟深度融合
本屆絲博會注重科技與經濟的深度融合,讓創新成果與產業發展緊密對接。一些“高精尖”產品吸引了眾多目光。
“別看這個機器人個頭小,它能代替消防人員進入高危現場實施滅火,可有效提高救援安全性。”5月11日中午,盡管是午飯時間,但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展臺前仍有不少客商駐足。該公司研制的智能消防機器人以其創新的技術和優越的性能,吸引了眾多石化、電力、建筑等領域的客商前來洽談。
提起高科技產品,似乎與人們的生活很遠,但本屆絲博會上展示的高科技產品很多都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妙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帶來的智能外科引導與全息醫學教育平臺,可幫助外科醫生在虛擬現實環境中制定手術方案;上海米度測控科技有限公司的物聯網監測云服務可對水利、基建、交通等災害進行預警;京東物流帶來了由無人機、智能配送機器人構成的“智能物流”系統……
新產品的展示、新技術的推出,處處體現出高科技的引領地位,這些飽含著智慧和創新精神的產品和技術,向世界展示了陜西以及中國科技產業發展的新進展、新成就,也彰顯了絲博會高水平、高質量辦會的強大吸引力。
捕捉市場尋求商機
對廣大參展企業而言,絲博會既是展示商品、尋求商機的重要平臺,也是捕捉市場風向的前沿舞臺。
來自俄羅斯的客商安通尼此次帶來了在該國處于技術領先水平的城市網絡系統項目進行推介。“這是我第一次參加絲博會,沒想到會上有這么多高科技含量的產品。相信在本屆絲博會上我們可以尋求到更多合作機會,學習到更多先進技術,對公司拓展‘一帶一路’市場意義非凡。” 安通尼說。
5月11日,來自全國近50家中央和省、市網絡媒體及行業媒體記者一同探館絲博會。場館內的互聯網無人律師事務所、新能源汽車、運動拍攝機器人等多種高科技產品,使得各路記者對絲博會的科技元素贊嘆不已。這些具有高科技含量產品的精彩亮相,也代表了如今高標準、高質量的產業發展趨勢。
本屆絲博會圍繞科技創新主題舉辦了一系列主題論壇、會議和投資貿易促進活動,與會代表在尋求商機的同時,還可就高科技、高質量發展進行分享和互鑒。
借助絲博會,參展商們向世界展示了自身強大的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展現了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所取得的顯著成就,這些都為“一帶一路”的“創新之路”建設拓展了科技合作的深度和廣度,構建起多渠道、多層次、全方位科技創新與開放合作的新格局。
記者看會
謀創新方能謀未來
徐穎
5月11日,浙江客商王建設在西安曲江國際會展中心B4館內的陜西科技展區駐足良久。其中,腦機混合無人系統智能增強控制技術引起了王建設的濃厚興趣。此項目是國家和陜西省近兩年的科技創新重點項目,通過大腦與人工智能互補的混合智能技術,增強無人系統的智能控制能力。
只有不斷創新,才能保持旺盛生機。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發射、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首飛、北斗導航向全球組網邁出堅實一步、港珠澳大橋飛架三地……這些成就的背后都有陜西科技的有力支撐。據今年1月科技部發布的《中國區域科技創新評價報告》顯示:2018年,陜西省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為66.58,居全國第9位,其中科技活動產出指數居全國第4位。陜西還連續兩年作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自主創新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成效明顯省份”受到國務院表彰獎勵。
成績只能代表過去,在科技創新道路上陜西將快馬加鞭。今年,我省將突出科技支撐引領,繼續構建全鏈條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加強頂層設計和協同部署,借助絲博會這一平臺,加強與國內其他省份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科技創新領域的交流互鑒,提升產學研用協同創新能力,以交流促進合作,以合作促進發展,以創新謀未來。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