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一大早,商洛市鎮安縣的康健就和家人一起來到第四屆絲博會暨西洽會合作交流館。這次,他們并非走馬觀花地“逛館”,而是直奔陜西扶貧成果展展區,為自家后山上種植的板栗尋求商機。
“你們能上門收購嗎?收購價是多少?”康健一家人來到商洛市展位前,向陜西合曼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經理高昌隆咨詢。再過幾個月板栗就成熟了。雖然康健在西安打工,很少回家,但能為自家板栗找到一條銷路,無疑就多了一份收入。
“對貧困戶的板栗,我們的收購價每公斤高于市場價1元至2元。”高昌隆說,公司將農戶的產品包裝成商品,搬到絲博會暨西洽會的展臺上,就是要通過宣傳提高鎮安板栗的知名度,讓大山深處的貧困群眾嘗到產業發展的甜頭。
在第四屆絲博會暨西洽會上,減貧扶貧成為重要議題和內容,獲得了參會群眾的熱切關注。本屆絲博會暨西洽會不僅首次創辦了“一帶一路”減貧國際合作論壇,還設置了陜西扶貧成果展。全省各地的扶貧特色產品齊聚一堂,向世界展現陜西精準扶貧的精彩。
在陜西扶貧成果展咸陽市展位,精美的十二生肖刺繡作品讓參觀者贊不絕口。“這些都是一針一線縫制的,比機器刺繡更能體現獨一無二的特性。”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咸陽市武功縣還開展了產業助力扶貧行動,組織專家向貧困婦女傳授刺繡技藝,現已培訓516人。通過刺繡,貧困戶年均增收1萬元以上。
西安市扶貧辦將“扶貧超市”搬進展區,來訪的市民被擺放在貨架上的葡萄、蜂蜜、山楂干等特色農產品以及手工縫制的虎頭鞋等特色商品所吸引。人們可現場掃產品標牌旁的二維碼,選購商品,了解產品背后的脫貧故事。
“山區群眾往往因缺乏產品策劃、包裝和營銷技巧,導致好產品難以走出大山、賣不上好價錢。”西安市扶貧辦工作人員雷鑫對貧困戶生產的農產品銷售難問題有著切身體會。他說:“建‘扶貧超市’,既解決了貧困群眾產品的‘賣難’問題,又解決了城市消費者購買特色農產品的‘買難’問題,一舉兩得。”
西安市扶貧辦副主任李英杰表示,不久前,西安市唯一的貧困縣周至縣脫貧摘帽,西安市脫貧攻堅進入鞏固提升的新階段。“扶貧超市”就是鞏固提升脫貧成效的好方式,消費者在買到好產品的同時,奉獻了愛心。
絲博會暨西洽會不僅是展示扶貧特色產品、宣傳扶貧理念的窗口,也是扶貧協作和經濟合作的平臺。在“一帶一路”減貧國際合作論壇上,蒲城縣與江蘇博領科技集團簽約了總投資3億元的奶山羊產業建設合作項目,此舉可直接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務工、麥草種植和奶山羊養殖增收致富。
“奶山羊產業建設合作項目是我們牽線搭橋并順利簽約的蘇陜協作項目。到陜西掛職以來,我參加了兩屆絲博會暨西洽會,協調簽約了兩個項目。”江蘇省句容市掛職干部、蒲城縣發展改革局副局長王勇告訴記者,一年一度的絲博會暨西洽會體現出陜西各界重視發展、服務發展的決心,也鼓舞了在陜的江蘇企業家和干部,為陜西脫貧攻堅貢獻力量。(記者 程靖峰 視頻編輯 王晶)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