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屋的老人跟著護理員的節奏做起了健身操 □ 記者 滿淑涵 今年3月,陜西省首家社區嵌入式“醫養結合”項目——康隆西城長者屋在西安市惠民北坊" />
長者屋的老人跟著護理員的節奏做起了健身操
□ 記者 滿淑涵
今年3月,陜西省首家社區嵌入式“醫養結合”項目——康隆西城長者屋在西安市惠民北坊社區落戶。與傳統養老機構“4050”人員充當護理員主力不同,這家小規模、多功能、融入日本介護理念的養老機構吸引了不少年輕護理員:護理員隊伍共16人,平均年齡不到25歲。
專業的護理技術和管理水平,是養老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要素。隨著養老服務新業態不斷出現,急需既掌握需求又懂得管理的復合型人才助力新型養老機構發展。薪資待遇、工作環境、發展模式、提升空間……年輕人做養老護理員更看好什么?
放棄容易就怕不甘心
2008年,陜西工運學院作為全國首個日式養老護理人才專業培養學校開始招生。課程設置主要有基礎醫學、膳食營養、康復理療、老年心理學、老年常見病預防和管理、老年社會工作等。
康隆西城長者屋副院長白翔是該校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第一批學生。“我們這個專業當年總共招了17名學生,但現在仍在養老行業的僅剩3人。”
畢業后,白翔到西安市未央區老年福利服務中心工作,從一線護理員做起。一個月工資1500元左右,可以調休兩天假。“護理自理老人的話,基本上我一個人要負責六個標準間,整個上午的時間都在打掃衛生,很苦很累。冬天擦玻璃手凍得又紅又腫。”
除了打掃、喂飯、翻身、輔助運動這些日常工作,護理員還要處理隨時發生的突發狀況。“有一回兩個臨床的奶奶發生口角,我趕忙跑去勸架,還沒等我張口,一個饅頭就砸到了眉頭,眼鏡飛出去好幾米。”在白翔記憶里,類似的片段幾乎每天都在上演。更讓她難以接受的是養老院里隨時發生的永別。“有的老人你早上剛跟他打了招呼,中午他可能就突然撒手人寰。”
工作的辛酸加上情緒的累積,白翔也曾想過放棄。“那時候很少有年輕人愿意做養老護理員,我有許多同學畢業后在醫院當了護士,或者轉行干了別的工作。環境好、待遇好,能不讓人向往嗎?”結婚生子后的白翔又一次面臨人生選擇:要不要繼續干養老?“放棄很容易,我總歸覺得有些不甘心,過去學啊練啊花了那么多時間和精力,重操舊業可能更得心應手。”
正視歷練未來路還長
在人們傳統的觀念中,養老護理員就是伺候老人的工作,干活“臟苦累”,社會地位低,收入菲薄,被人看不起。“這些陳舊的觀念總會被扭轉。起碼現在比我三年前上學時改善了很多。”柳端是長者屋為數不多的男護理員之一。1996年出生的他下個月就要從四川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畢業了。這個達州小伙希望能留在西安工作生活,更希望在養老服務領域干出點成績。
“我們這一屆總共招生31人,男生只有6名。”雖然也常遭受親友的異樣眼光,柳端還是矢志不渝堅守一線,悉心照料老人。“新的養老觀念催生新的養老模式,我覺得做養老前景不錯,眼前的細碎事都是歷練,重要的是心態要好。”
因為從小跟爺爺一起生活,護理員張靜跟老人有著天然的親近感。“護理員做得好了,可以為家人服務。”畢業兩年來,張靜在本職崗位兢兢業業,珍惜打基礎的每一次機會。“選擇職業,年輕人可能更看重發展空間,現在正是積累知識和經驗的時候,苦點累點都不怕。”
“目前,養老服務業亟需引導更多專業人才提供專業服務這是養老圈共識。就待遇而言,現在年輕護理員入職已經比我當年收入高出許多。”為了堅定大家的職業認同,白翔常會給年輕護理員講起自己的從業經歷。“養老行業要學習要探索的還有很多,這一領域的理念迭代也很快,要讓大家看到未來,才有信心做好當下。”
人才多元化貴在服務
今年3月,陜西省養老服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發布了《養老服務人員培訓指南》,其中明確了養老護理培訓的范圍、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培訓對象、培訓機構、培訓場地及設施、繼續教育和培訓評價等內容。
陜西省養老服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陜西康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教育總監閆曉華表示,養老人才不單指養老護理人才,從老年人需求的各方面出發,未來養老產業還需要大量從事養老環境景觀設計、輔具開發、適老化產品應用推廣工作的人才。“另外,還需要一些老齡化問題研究型人才。”
閆曉華認為,一線養老護理工作經驗對后期從事養老管理意義重大。“管理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從目前來看,老年服務與管理,服務是先決條件,沒有真切了解老人的需求,不掌握老人生理心理方面的變化,很難勝任管理工作。畢竟實踐出真知。”
因為早年與日本日中介護事業交流協會合作,從事養老服務人才學歷教育工作,閆曉華對日本養老模式中的細節設計特別青睞。門板使用輕型新材料,滑輪應用高科技防夾手,甚至房間里有關聲光電與空氣的設計都考慮到老人使用時的便利舒適度。“養老產業的多元化發展必然要求有多元化的人才供給,把握需求、瞄準市場才是前提。”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