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今年高職將擴大招生規模
記者從29日舉行的陜西省高職擴招專項工作新聞通氣會上獲悉,今年我省高職擴招計劃16.4萬人,較去年增加了0.96萬人;今年高職專項擴招工作實行兩次補報名、兩次考試、兩次錄取,第一次補報名時間為6月1日至5日;農民工等四類群體免文化考試。
6月1日開始首次補報名
據悉,2019年我省高考報名人數為32.5萬,教育部下達我省高職招生計劃為16.4萬,高職計劃較2018年的15.44萬,增加了0.96萬。
今年高職擴招對象為具有陜西戶籍的普通高中、中職(含中專、技工學校、職業高中)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力人員,重點是退役軍人、下崗轉崗失業人員、農民工和新型職業農民四類群體。已參加高考報名的考生,不再參加6月份擴招補報名。
目前我省今年高考報名結束,考慮擴招的生源群體中,中職畢業生、退役軍人和下崗轉崗失業人員、農民工等部分有報考意愿的群體沒有參加前期高考報名,我省將進行兩次補報名、兩次考試、兩次錄取。第一次補報名時間為6月1日至5日,考試時間為7月20日至21日,錄取工作將于8月底進行,被錄取的學生同普招學生一樣,于今秋入學;第二次補報名時間為10月8日至17日,考試時間為11月9日至10日,被錄取學生于2020年春季入學。根據這兩次錄取情況,我省決定是否再啟動第三次補報名。
已參加高考報名考生,不再參加6月份擴招補報名,春季分類招生考試和高考統考未錄取的考生,可參加10月份擴招補報名。
擴招計劃將向貧困地區傾斜
省教育廳根據教育部要求和各校實際,綜合考慮各地的生源情況、辦學條件、經濟支撐等因素,下達學校擴招單列計劃。擴招計劃重點向優質高職院校,區域經濟建設急需、社會民生領域緊缺和就業率高的專業,以及貧困地區特別是連片特困地區傾斜。引導具有全日制高職招生資格的高校深挖潛力、主動作為、積極承擔擴招單項計劃,通過校際聯盟或開設特設班等形式,招收擴招報名人員;積極協調新增跨省計劃,擴大生源規模。取消高職招收中職畢業生比例限制。
四類群體免予文化素質考試
考試錄取方面,我省將嚴密組織專項考試,對于普通高中和中職畢業生,采取“文化素質+ 職業技能”考試方式,對于四類群體免予文化素質考試,對于獲得職業資格(技能)證書的人員,報考相關專業可免予職業技能測試,對于符合免試條件的技能拔尖人才,予以免試錄取。
據悉,對于“四類群體”報考免予文化素質考試,由各校根據學校基本培養要求,組織與報考專業相關的職業適應性測試或職業技能測試,依據測試成績錄取。
已在其他考試中被高職院校錄取的考生,不得參加高職擴招專項考試。
四類群體報考高職資格認定條件
5月29日召開的今年高職擴大招生專題新聞通氣會上,就報考高職學校退役軍人、下崗轉崗失業人員、農民工和新型職業農民等四類群體的認定條件作出說明。
下崗失業人員:為個人持有《就業創業證》,且登記狀態為失業的人員。個人可到戶籍所在地或常住地的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進行登記辦理。
農民工:為全年非農從業在6個月以上的農村勞動力。個人可到鄉鎮社會保障勞動服務所進行身份認定。
職業農民:認定職業農民必須符合以下6個條件:年齡在16至55歲之間;職業特征鮮明、經營規模大、主體地位明確、從業穩定性高,是名副其實的農業繼承者;初級職業農民應具備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中級原則上具備高中或中專以上文化程度、高級原則上具備大專或相當于大專以上的文化程度;收入主要來源于農業,初級職業農民收入應達到當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5-10倍,中級達到10-20倍,高級達到20倍以上;有較強的經營管理能力,具備現代農業理念知識和專業技能,應對市場變化能力強,實踐經驗豐富,能夠合理配置農業資源,掌握先進生產經營模式,具有示范帶動效應,帶動當地農民致富10人以上;連續從事農業規模化生產經營3年以上,從業穩定性強,有創業投資激情。
退役士兵:對退役士兵參加高職報名的身份認定,由于我省自2015年開始投入使用退役士兵信息系統,實現了退役士兵基本信息的三級網絡管理,因此能確保身份的真實性和查詢的便捷性。由退役士兵向報名地招考部門申請,退役軍人事務部門進行身份認定,最后由省級招考、退役軍人事務兩個部門做最終審核確認。
記者 任娜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