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立體絲綢之路”基本形成, 國際“朋友圈”不斷增大 ,國際合作領域不斷拓展……昨日下午,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我市 “一帶一路”建設情況:自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的偉大倡議以來,西安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決策部署,緊緊圍繞“五通”(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和民心相通)舉措要求,搶抓歷史機遇,積極主動作為,“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在相關領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積極開拓陸空物流大通道
“立體絲綢之路”基本形成
西安綜合保稅區、西安航空基地綜合保稅區、西安鐵路集裝箱中心站、西安一類陸路(鐵路)對外開放口岸及肉類、糧食、整車、冰鮮水產品等進口指定口岸相繼獲批并正式運營。“西安港”獲批國家和國際“雙代碼”,與14個沿海沿邊港口、口岸達成合作關系。中歐班列“長安號”實現了從2013年每月1列到2018年共開行1235列的快速增長,重載率、貨運量、實際開行量全國領先,運行干線已達11條,基本覆蓋中亞、中東和歐洲等主要貨源地。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口岸正式對51個國家公民實施72小時過境免簽,第五航權獲批開放。2018年新開通了西安至圣彼得堡、倫敦2條國際航線。國際(地區)航線增至67條,國際(地區)通航點增至55個,國內外航線352條,全貨運航線21條。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達4460多萬人次,全國機場排名第7位。根據《國家物流樞紐網絡建設實施方案(2019-2020年)》,我市已經編制完成了陸港型、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網絡建設方案,上報國家發改委,爭取進入國家實施方案,進一步推動陸港、空港的高質量發展。
持續策劃舉辦高端論壇會展
國際合作交流平臺不斷拓寬
幾年來,先后舉辦了3屆以“一帶一路”為主題的歐亞經濟論壇、4屆絲博會暨西洽會、6屆絲綢之路經濟帶城市圓桌會、2屆絲綢之路工商領導人峰會、2屆絲綢之路經濟帶氣象服務西安論壇、2屆世界西商大會、2屆全球程序員節、2屆硬科技創新大會、2018全球創投峰會、2018中國500強企業高峰論壇以及絲綢之路旅游部長會議等高端會議會展論壇活動。先后與杭州、福州、泉州、酒泉等城市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完成了西安領事館區4座統建領事館的建設,柬埔寨駐西安總領事館成功入區,10余家外事機構正式簽約入駐,法國、德國、荷蘭、西班牙等6國簽證中心入區開業,尼日利亞克里斯河州陜西商務中心揭牌運行,西安“一帶一路”國際商務中心啟動運行。
扎實推進自貿試驗區建設
推出了40余項創新舉措
西安海關與青島、濟南等國內10多個海關共同簽署了《絲綢之路經濟帶海關合作協議》,與烏魯木齊海關簽訂了《關于建立緊密合作機制備忘錄》。自貿試驗區大力實施效能革命,“放管服”、“最多跑一次”、“互聯網+政務”改革不斷深入,開展權力清單“瘦身”,大幅精簡行政審批事項,分批次向自貿區下放行政審批事項。實施了“一口受理、并聯審批”商事制度改革和外資準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制度,開展了投貸聯動、內保外貸等金融開放創新,建設了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實現了24小時通關便利化,效率提升30%以上。共推出了40余項創新舉措,形成了20多個創新案例。2018年,西安市14個優秀案例入選《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百佳案例》,入選數量列8個試驗區第三名,列3個市級試驗區第一名。
加快絲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中長期規劃預計下半年出臺
先后舉辦了西安金博會、歐亞經濟論壇金融合作峰會、2018全球創投峰會等國際金融交流大會。出臺了鼓勵創投機構落戶的“創投十條”,成立全球絲路創投聯盟,廣泛吸引全球創投機構和創投人才聚集。“通絲路”跨境電商人民幣結算服務平臺上線運行。出臺了《支持西安金融商務區發展的實施細則》,成立了西安絲路金融資產交易中心,成功引進60多個金融機構落戶金融商務區。金融機構加速聚集,金融業態創新發展,金融輻射力和影響力不斷增強,高新區已經匯聚金融機構及要素平臺網點1300多家。曲江新區已經匯聚文創企業4000多家?!段靼步z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中長期規劃(2019-2050年)》預計下半年出臺。西安絲路國際金融中心核心區建設項目已經開工,項目進展順利。
國際“朋友圈”不斷增大
已與29個國家的34個城市建立了國際友好城市關系
先后舉辦了3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5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絲路國際旅游城市大會、2018世界文化旅游大會峰會以及長安與絲路的對話、長安與羅馬的對話等大型國際人文交流活動。大力實施人才新政,出臺了打造“一帶一路”人才高地的若干政策措施。舉辦了第二屆“西安海歸創業大賽”,西安國際人才市場與全球十大人才機構、13家海外留學人員社團簽訂了合作協議。目前,西安已與29個國家的34個城市建立了國際友好城市關系,與37個國家66個城市締結為國際友好交流城市。先后在四大洲14個國家設立了17個西安海外僑務工作聯絡點。
大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
20多家本地企業已相繼走出國門
積極實施“走出去、引進來”戰略,與德國博世力士樂集團、海航現代物流集團分別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中歐合作產業園戰略框架協議》,項目建設進展順利。三星、美光、中興通訊、比亞迪、京東物流等重大項目相繼在西安建成和投產運營。阿里巴巴絲路總部、菜鳥網絡、騰訊、華為全球技術支持中心、吉利新能源汽車等知名企業相繼落戶西安。中俄絲路創新園建成使用,成功舉辦了絲路創新園國際合作與貿易洽談會、“中俄(工業)創新大賽”,一批俄羅斯、烏克蘭企業入園發展。陜鼓、陜汽、標準股份、隆基綠能、愛菊集團、西安建工等近20多家本地企業已相繼走出國門,拓展海外市場,在哈薩克斯坦、伊朗、馬來西亞等國家投資建廠或建立“海外倉”。西安愛菊集團在哈薩克斯坦投資的項目已建成運行,隆基綠能公司在馬來西亞的項目已建成投產。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