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原登榮 劉菁
政協委員是人民政協組織的細胞,政協履職的質量高低、作用大小和工作的成效以及在群眾中的威望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委員的素質和參政議政的水平。如何發揮好政協委員的主體作用,不僅是做好政協工作的基礎與源泉所在,更是基層政協需要認真思考和深入實踐的重要課題。
近一年來,銅川市王益區政協秉持“委員強則政協強”的理念,以開展“三聯系三服務”和“四個一”活動為抓手,創新載體,激發活力,委員履職熱情和積極性得到顯著提升。
創新豐富載體拓展履職舞臺
今年5月,王益區政協委員楊毅全程參與了區政協組織的“追尋紅色足跡、傳承星火精神”交流學習活動,和部分區政協委員一起來到甘肅華池、靈臺、兩當和陜西鳳縣等地,接受紅色文化洗禮。
“大家一邊走一邊看一邊思考,對途經各地深厚的文化底蘊、鮮明的地域特色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也為當地較高的發展速度、日新月異的城市面貌、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所感染。”楊毅感慨道,通過學習教育,進一步開闊了自己的眼界,增長了見識,看到了不足。今后一定要認真學習人家的好理念、好經驗、好作風,用心、用情履好職,努力當一名時代需要、人民滿意的優秀政協委員。
為了助力脫貧攻堅,王益區政協鼓勵和引導委員積極投身公益事業。委員們結合實際,主動聯系困難群眾140余戶,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涌現出了孫銅海、顏存寧、郭天才等一批扶貧幫困先進典型。
王益區政協主席張都喜介紹說,區政協還積極搭建民主監督平臺,推薦8名政協委員擔任公安、稅務、工商等部門的行風監督員,這些舉措極大增強了政協民主監督的效力,有效發揮了人民政協在民主監督中的獨特作用。
發揮主體作用激發履職熱情
作為一名政協“新兵”,一年前,王益區政協委員任永飛還略顯生澀,用他的話說,“履職沒有方向性,只能看別人怎么做,很多地方都不到位”。
2019年,王益區政協制定了《政協委員管理辦法(試行)》。《辦法》共分六章二十三條,明確規定了區政協委員的權利與義務、管理與考核、表彰獎勵與權益保障等內容。《辦法》的制定實施,有效促進了委員更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進一步激發出委員履職活力。
此外,王益區政協還組織開展了“四個一”和“三聯系三服務”活動,即號召委員參加一次政協活動、提交一件高質量提案、撰寫一篇有價值的社情民意信息、力所能及為群眾辦一件實事,同時通過推出區政協領導聯系界別、常委聯系委員、委員聯系群眾和服務機關、服務委員、服務群眾的工作舉措,進一步加強對委員的履職管理和考核,激勵委員更好地發揮主體作用。
任永飛認為,通過制定《辦法》和開展“四個一”“三聯系三服務”活動,明確了委員職責,讓委員履職的方向感更強。
“委員強了政協自然就‘活’了。政協委員是政協工作的主體,政協作用發揮在委員、活力展現看委員、事業發展靠委員。我們應當樹立‘委員強則政協強’的觀念,把充分激發委員主體意識、調動委員履職主動性自覺性作為關鍵環節來抓,在履職實踐中彰顯委員主體地位。”張都喜表示。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