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個政府機構、企事業單位垃圾分類情況表
《西安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9月1日起正式實施,第二十四條規定:商務、辦公、生產區域應當配置可回收物、廚余垃圾、其他垃圾收集容器,并至少設置一個有害垃圾收集容器;人行道路、公園廣場等公共場所應當配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收集容器,并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配置廚余垃圾收集容器。
為了做好表率,西安所有“公共機構”須在2019年年底之前嚴格落實垃圾分類。如今時間過半,執行效果如何?近日,華商網記者實地走訪政府機構、醫院、公園、商場等100多家公共機構實地調查發現,問題依然很多:有的依然是混合垃圾桶,有的垃圾桶未張貼分類標識,有的分類標識錯誤,還有的沒有公開垃圾分類責任人......
25個政府機構未落實垃圾分類
為了了解政府機構、企事業單位落實垃圾分類情況,記者在西安城六區隨機走訪了35家單位,情況不盡相同。
新城區政務服務中心、蓮湖區信訪中心、新城區區政府、未央區辦稅大廳、曲江新區政務大廳、曲江新區民政局、小寨街道辦事處、西安市國土資源局雁塔分局、西安市生態環境局雁塔分局、西安市雁塔區財政局、西安市雁塔區人民政府南院、曲江路街道辦事處、陜西省文物局、西安市教育局雁塔分局、西安火車站西廣場派出所、交警新城大隊、陜西省民政廳、西安科技館、西安汽車站、西安火車站站前廣場、西安人才交流市場、陜西科技博物館、陜西省體育場、西安市圖書館、西安市體育場共25個政府機構未設置分類垃圾桶,目前還采用單筒混合投放的方式。
未央區政務服務中心的垃圾桶分為可回收、其他垃圾,雖然貼有“可回收”和“其他垃圾”標識,可標識顏色相同,不好分辨。雁塔區人民政府辦公區域內已設置有分類垃圾桶并按照分類表示投扔垃圾,院區內垃圾桶雖為兩桶設置但沒有明顯分類標識。陜西省圖書館內可回收、廚余、有害、其他垃圾四種垃圾桶均有設置且有明顯標識,但圖書館門口是混合垃圾桶。
做的比較好的有長安區政府、灞橋區政府、紡織城街道辦。長安區政府內垃圾桶分為可回收、其他垃圾,并設置了一個有害垃圾垃圾桶。灞橋區政府樓內均有三種獨立垃圾桶,茶水間也貼有垃圾分類科普知識。紡織城街道辦可回收垃圾桶又分為廢紙類、塑料類、金屬類和玻璃類四類,且垃圾分類宣傳牌多,并有“嚴格遵循垃圾分類程序投放垃圾”監督管理牌,不過并未明確負責人。
記者觀察:我們歷來重視榜樣的力量,在垃圾分類這件大事上西安要求政府機構在年底前成為百分之百的榜樣,目前來看有的榜樣也泯然眾人,不如人愿。“連政府機構都沒有垃圾分類,憑什么強迫小區居民?”,對于這樣的質問應該有所準備。
清涼寺公園、勞動公園未按照標準設置垃圾桶
14個公園、廣場垃圾分類情況表
“老牌”公園依然用混合垃圾桶
記者走訪的西安13個公園、廣場,垃圾分類整體狀況還算樂觀,其中8個公園、廣場目前的垃圾桶已經是最新的分類標準了,但是還有5個公園、廣場延用老舊的垃圾桶。
在這13個公園、廣場對垃圾分類開展情況可以分成三種:
第一種:已經更換新的垃圾桶。例如環城西苑、城市運動公園、大明宮(丹鳳廣場)、大雁塔南廣場、櫻花廣場和長安廣場。新的垃圾桶都是按照規定分為“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并且在垃圾桶上還會有一些“分類知識”。顏色上按照“可回收垃圾”為藍色、“其他垃圾”為灰色的標準設置。
第二種:未更換垃圾桶,卻張貼了分類標識。蓮湖公園、長樂公園就屬于這一類。采訪中,市民表示老牌公園能夠做到第一時間替換分類標識已經很好,不過希望能升級硬件,向其他公園看齊,使用新的垃圾桶。
第三種:沒有換垃圾桶,也沒有張貼分類標識。例如,兒童公園、革命公園、新城廣場、清涼寺公園、勞動公園。這幾個公園和廣場沿用的老式垃圾桶,垃圾分類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不符合新的垃圾分類標準。新城廣場上,還是“混合”垃圾桶。
記者觀察:整體來看,老舊公園在垃圾分類上慢了半拍,但是也得考慮到一些實際的原因,比如全部更換新垃圾桶需要投入資金,但是也可以像蓮湖公園、長樂公園學習,資金雖然不足但是可以把老舊垃圾桶進行改造,貼上垃圾分類標識,一樣可以起到宣傳引導的效果。
西北婦幼、西安市中心醫院仍使用混合垃圾桶
半數醫院使用混合垃圾桶令人著急
醫院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一個人流量較多的場所,并且由于醫院的特殊性,還可能會產生一些醫療相關的有害垃圾。記者走訪了九家醫院,發現有四家已經按照西安市垃圾分類標準實施垃圾分類。
西安市兒童醫院內的垃圾桶已經按照西安市垃圾分類標準,設置“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三種垃圾桶,且患者、市民已經有意識進行分類投放。據記者觀察,市民來到垃圾桶前“猶豫不決”的情況比較普遍,但大部分人最終能做到正確投放。
7月11日早晨,西安市兒童醫院內,一名孩子的母親在吃完手中的早餐之后,拿著剩余的塑料袋走向院內設置的垃圾桶,在遇到第一個標明“有害垃圾”的垃圾桶正準備扔時,注意到字樣后立馬停了下來,之后在旁邊的“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垃圾桶端詳了幾秒后,才將塑料袋扔至“其他垃圾”的桶內。
長安區天佑兒童醫院、新城三秦醫院、西安光仁醫院都已經正確實施了垃圾分類,但是另一部分醫院仍然裹足不前。在西北婦幼醫院,記者看到雖然在醫院大廳內設置了四個分隔垃圾桶,但是標注的還是“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雖然垃圾桶外邊有所區分,其內部仍然是一個垃圾袋而已,可謂徒有其表。
此外,西安交大一附院、西安市中心醫院、交大二附院、長延堡衛生服務中心都還未正式落實垃圾分類,混合桶、一包扔的情況令人著急。
記者觀察:對待醫療垃圾,醫院容不得半點馬虎,那么對待生活垃圾,應該同樣有高標準、嚴要求,甚至“潔癖”。讓我們靜待改變發生。
部分商場垃圾桶設置不符合標準
18家商場僅兩家符合垃圾分類標準
相比社區,商場內人群流動性大,是否采用新的垃圾分類模式,同樣也是市民關注的焦點。記者走訪的18家大型商場及商業街區中,僅有騾馬市商業街及曲江銀泰城將垃圾桶設置了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的分類,符合要求,其它16家商場“行動滯后”。
要說西安商圈的人氣王,那非小寨莫屬……這個區域的網紅商場比比皆是,賽格國際購物中心和大悅城更是憑實力位居人氣榜首。那么對于這樣的人氣榜單商場,垃圾分類做的怎么樣呢?記者發現,小寨賽格只是在垃圾桶的樣式設計上有的樓層會有所不同,但所有的垃圾桶還是以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類。同樣,幾百米外的大悅城也是同樣的分類方法。
除了以上兩個商場,記者在走訪的商場中發現,家世界華潤萬家、GOGO街區等商場及商業街也沿用之前的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類,興正元廣場雖同時設置了兩個桶,但并未在桶上作出標識。
更多的商場還是以一個大圓桶作為垃圾桶,也就是說,對于垃圾這些商場都還采取的是“一車拉”的扔垃圾方式。在記者走訪的銀泰城小寨店、萬達one、龍湖星月薈商場、蘇寧生活廣場、宜愛·歡樂城、民生百貨解放路店、萬達解放路店、開元西稍門店、西大街銀泰百貨、西大街五環、鐘樓開元等11家店都存在這樣的情況。
記者觀察:商場人流量集中,開展垃圾分類既是實際行動也是廣泛宣傳,本該先人一步卻落于人后。在各大商場的比拼中,多種多樣的活動歷來是賣點,但在倡導新生活、新風尚的垃圾分類活動中,各家商場嗅覺失靈。
西安市城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生活垃圾處工作人員表示,公共機構(政府機構、企事業單位、學校、醫院等)年底100%實現垃圾分類的目標不變,尚未按照要求進行垃圾分類的政府機構、企事業單位還有時間進行整改。目前,西安垃圾分類還處在宣傳教育和推廣階段,等到9月1日《西安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正式實施,這項工作將加速推進,未按照要求分類將依據該《辦法》進行處罰。另據記者了解,垃圾分類工作已納入政府工作考核。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