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下午,第29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舉行新聞發布會。
7月27日,第29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將在西安正式拉開帷幕。本屆書博會有哪些特色和亮點?將聚焦什么新鮮話題?又有哪些行業大咖會出席?記者從今天(7月26日)下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了解到,本屆大會展覽規模創歷年之最,首次開展項目投資集中簽約。同時,大會還專門設置絲綢之路展區,用“科技+”手段讓圖書展覽展現新活力。
首次開展項目投資集中簽約
“本屆書博會各參展單位熱情高漲,西安主會場參展單位數量、展位數量、展覽面積都將創歷屆之最,共吸引了1200多家單位參展。”陜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程寧博介紹到,為滿足參展需求,大會組委會在西安曲江國際會展中心5個現有展館的基礎上,增設搭建了2個展館,總展覽面積由5萬平米擴充至6.6萬平米,展位3245個。大會期間,零售出版物將達20余萬種,館配出版物12萬多種,預計吸引全國4萬多名專業觀眾參加盛會。
與此同時,書博會期間還將舉辦502場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其中,國家級重點活動8場,包括讀者大會、紅沙發系列訪談等;省市主辦重點活動11場,包括迎賓誦讀活動、開幕式等;參展單位舉辦活動276場;西安市各區縣(開發區)舉辦活動181場;延安、銅川分會場舉辦活動26場。全省各地配合書博會舉辦“全民閱讀”活動超過1000場。
“本屆書博會,我們還開創性發揮書博會投資洽談平臺作用,積極聯系對接出版機構和投資機構,組織合作交流活動,為產業投資和項目洽談牽線搭橋。這是書博會歷史上第一次開展項目投資集中簽約。”程寧博說,目前,已有智印小鎮、西安浐灞雅培書院綜合體項目、智慧創意出版產業園等20多個出版產業項目達成合作意向,合作金額50多億元,計劃在書博會期間進行集中簽約。
陜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程寧博介紹大會有關情況。
凸顯陜西文化特色
“陜西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西安作為十三朝古都,是中華文明的根脈城市,文化底蘊深厚。”程寧博說,本屆書博會將融入陜西西安特有的歷史文化和絲路文化元素,通過舉辦迎賓誦讀、絲綢之路文化行、文學陜軍主題展、話劇《柳青》專場演出等主題活動,為書博會注入陜西符號、西安烙印,向全國展示一個獨具特色、與眾不同、極具魅力的文化盛會。
據了解,本屆書博會在西安設主會場,在延安市、銅川市設分會場。延安作為革命圣地、新中國新聞出版事業的發祥地,將突出紅色主題,在具有標志意義的中國紅色書店、延安書局、學習書院等場館設陳布展,突出展示展銷以紅色主題類圖書為重點的各類精品圖書。銅川立足照金紅色文化資源,積極發揮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照金紅色文化主題作用,傾力打造照金紅色書香小鎮,并將在書博會期間為照金干部學院、紅色書屋、紅軍小學、脫貧致富能手、一線扶貧干部捐贈書籍。
“銅川分會場還與西安主會場一同被本屆書博會確定為全省農家書屋選書會場。”程寧博說。
贈送惠民購書券400
“本屆書博會不設門票,真正實現了市民讀者‘零門檻’入場。”程寧博介紹說,書博會期間通過多種渠道向市民群眾贈送惠民購書券400萬元,讓市民群眾實實在在享受到本屆盛會帶來的實惠。同時,各參展單位已向陜西省各公共圖書館、農家書屋等捐贈價值1800余萬元的圖書,捐贈總額為歷屆之最。
在展陳設計方面,大會專門設置了絲綢之路展區,集中展示一帶一路沿線34個國家的進口圖書、原版少兒繪本、進口音像制品等商品。同時,還設置了電子書籍、電子漫畫、衍生文創產品和場景化有聲圖書館展示專區,創新性引入720全景圖像技術,全方位記錄展館展陳、活動舉辦、參展參觀盛況和實時參展人數等情況,用“科技+”手段讓圖書展覽展現新活力。(李卓然 蘇靜萌)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