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上午,在陜西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上,省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作了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及《陜西省渭河流域管理條例》《陜西省漢江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執法檢查情況的報告。去年陜西省系統推進重點防治工作,開展了880個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劃定工作,全面完成22個市級水源地388個環境問題的整改,河流水質總體向好。
河流水質總體向好 渭河出境斷面水質穩定在Ⅳ類
報告顯示,2018年,全省50個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80%,劣V類斷面比例為2%,城市飲用水達標率96.3%。今年1~6月,全省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同比改善3.5個百分點,劣V類斷面比例下降了1.9個百分點。渭河出境斷面水質穩定在Ⅳ類,漢丹江水質持續優良,確保了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水質安全。
去年,陜西省系統推進重點防治工作,開展了880個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劃定工作,全面完成22個市級水源地388個環境問題的整改。依法取締關閉工業企業30家、旅游餐飲202家、規模化畜禽養殖場92家,整治排污口322個、交通穿越項目51個。全省26處黑臭水體已完成整治24處。加強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建成并運行城市污水處理廠123座,污水處理能力達到476萬立方米/日。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關閉搬遷養殖場和養殖專業戶3600多個,完成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行政村1198個。
近年來陜西省不斷加大環境執法監管力度,對照問題清單,集中開展專項督查、交叉檢查,2018年共出動執法人員16000余人次,檢查企業5萬余家,立案查處環境違法企業9200余家,著力解決飲用水源地保護、重點流域部分斷面水質不達標等突出問題。全省各級法院共受理涉水案件29件,省檢察院對全省55處重要濕地開展監督。
城鎮水污染防治基礎設施建設滯后 農村水污染問題仍是短板
報告指出,雖然目前陜西省水污染防治壓力仍然很大。城鎮水污染防治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全省城市建成區管網建設相對滯后,雨污混流現象普遍存在。全省城市(縣城)仍有2636公里為雨污合流管網,占污水管網總長度的17.9%。臨街小餐飲仍存在泔水隨意傾倒情況。絕大多數市縣污泥處置仍采用衛生填埋方式,技術路徑單一。全省12個縣未建成垃圾滲濾液處理設施,存在較大污染隱患。
農村水污染方面,農村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垃圾圍城”、污水亂排等現象尚未根本改觀。全省鄉村污水處理設施覆蓋面僅有1/3,有的設施因資金短缺和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建成后不能正常穩定運行。農業面源污染依然突出,COD和氨氮排放量分別占全省排放總量的39.2%和26.2%,且呈持續增加態勢。化肥、農藥的不合理使用加重了污染防治的壓力。禽畜養殖問題凸顯,直接影響水質安全。
圍繞美麗鄉村建設 加快農村污染治理
下一步,陜西省將繼續加快推進城鄉污水治理設施及服務向農村延伸,積極推廣效果好、成本低的污水處理模式,大力提高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率。建立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統籌好農村生活垃圾和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大力推進土壤環境污染防治,引導鼓勵農民科學合理使用化肥、農藥。嚴格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環境標準,加強畜禽糞污處理,積極發展規模化、集約化養殖業。
同時,陜西省將加強執法監管,提高監管水平。進一步明確部門職責,強化部門聯動,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努力提升全省水污染防治監管工作的科技水平和工作效能。督促各級落實河長制、湖長制,加強巡查考核,管住管好每一條河、每一座湖。(郭 旭)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