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小说,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走近最美的你 聆聽退役軍人不變的初心

2019-08-01 08:58:30  來源:陜西傳媒網  


[摘要]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

  記者 孟珂 李旭佳 通訊員 西梅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

  老英雄張富清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的事跡感動了無數人。在我們身邊,也有許多退役軍人的先進代表。

  日前,我省13人獲評全國模范退役軍人,25人獲評陜西“最美退役軍人”。戎裝在身,他們不負使命,保家衛國;解甲歸來,他們不懈奮斗,為民造福。

  民警、醫生、教師、工人……不同崗位上的默默奉獻,彰顯出他們共同的軍人本色。

  陜北的溝溝峁峁、關中的城市郊野、陜南的大山深處……三秦大地上,鐫刻著他們共同的責任擔當。

  今天,我們一起走近這群最可愛的人,聆聽他們不變的初心。

  為民造福

  他們不忘初心永葆本色

  全國模范退役軍人陳分新,安康市旬陽縣棕溪鎮王院村黨支部書記。35年扎根秦巴山區,他帶領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走上致富路。

  1984年,陳分新從部隊轉業回鄉,1992年被推選為村黨支部書記。王院村不通水、不通電、不通路,陳分新緊抓基礎設施建設,一步一個腳印,一年一項工程。他帶領大家架設高低壓線路、修通村組道路、新建衛星電視地面轉播站、鋪設飲水管道,實現全村通電、通路、通電視、通水,為村民打開封閉的“山門”;他通過爭取烤煙生產扶持,聯系煙草協會對村民進行烤煙種植、管理、烘烤技術指導,為群眾創造了豐厚收入,讓王院村成為人均年收入1.4萬元的“全國文明村”。

  陜西“最美退役軍人”許亞平,5702廠黨委副書記、廠長。7年前從部隊轉業時,他主動放棄更好的工作機會,只身一人從北京來到咸陽市武功縣。扎根基層的他只有一個信念——利用自己的知識更好地回饋國家、服務人民。

  當許亞平看到工廠生活區內,許多人都是三代人共住一間屋子時,他默默下定決心,要讓全廠員工過上好日子!他帶領黨委班子,優化產品結構、提升修理能力、實現產值翻番,讓工廠走上良性循環發展之路。為了留住人才,他實行“筑巢引鳳”計劃,徹底扭轉工廠人才斷層窘境。在他的帶領下,5702廠成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陜西省認定企業技術中心”,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軍隊科技獎等43項獎項,獲得發明專利、國防專利等21項。

  甘于奉獻

  他們淡泊名利質樸無華

  全國模范退役軍人張順京,陜西省榮譽軍人康復醫院一級傷殘軍人。守護烈士英靈,講述英雄故事,他一做就是37年。

  1979年,22歲的張順京在戰斗中被彈片擊穿頭部,身上多處受傷。經歷6次手術的他雖保住了性命,但落下一級傷殘。1981年,療養期間的張順京無意間看到烈士陵園樹木瘋長、荒草叢生,他說:“沒人守,我來守!”張順京搬進了陵園,和妻子住在不通水、不通電的骨灰堂里。每天,他將陵園打掃一遍;每到清明節,他為陵園中安葬的每位烈士燒一炷香;每個“八一”建軍節,他走到每位烈士的墓前,敬上莊嚴的軍禮……

  除了守陵,張順京還義務講述烈士事跡。他查閱資料,找烈士家屬和退役軍人問詢情況,把了解到的事跡一筆一畫記下來。講述時,他常常要克服身體的傷痛和語言障礙,但都咬牙堅持了下來。“黨和國家沒有忘記這些犧牲的戰友。我累一點不要緊,關鍵要將革命精神一代代傳承下去。”張順京說。

  全國模范退役軍人楊引迪,渭南市蒲城明仁眼科醫院院長。從部隊到地方,不變的是她的醫者仁心。

  在西安醫學院讀大四時,被云南前線戰士英勇報國事跡所感染的楊引迪向蘭州軍區提交了一份參戰請戰書。1986年,楊引迪如愿到了云南前線。戰場上,她巾幗不讓須眉,多次主動請纓穿過敵人的炮火封鎖線,為戰士送醫送藥。她以滿腔熱忱投入到傷員救護中,出色地完成了每一項任務。

  2004年,楊引迪創建明仁眼科醫院,服務家鄉百姓。“別人把醫院當企業做,我是把醫院當公益做、當慈善干。”楊引迪說。一直以來,該醫院為當地貧困群眾減免手術、住院費用。

  堅毅執著

  他們牢記使命勇于擔當

  全國模范退役軍人王新發,陜西鴻金鵬飲食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堅毅頑強、永不放棄的軍人品質成就了他的創業夢想。

  1990年,19歲的王新發背著行囊走進了軍營。負責連隊伙食管理的他在部隊的12年里,先后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兩次。

  2002年,王新發從部隊轉業踏上商海之旅。2004年,他注冊成立西安鴻金鵬飲食文化有限公司。尋找合作機會的過程并不順利,他遭遇過許多白眼和拒絕。憑著軍人特別能吃苦、敢打敢拼的意志,他沒有放過任何一個機會。終于,2005年,他收獲了第一個合作客戶。王新發深知,餐飲行業食品安全是重中之重。他十幾年如一日,堅持良心取材,嚴把每一道關口,守護舌尖上的安全。目前,他的公司已發展為集酒店、餐飲、采購配送等于一體的綜合性集團,有員工8000余人。

  王新發深知軍旅生活對他的塑造和培養。近年來,鴻金鵬集團通過軍營現場招聘等形式,為復轉軍人提供發展平臺。

  陜西“最美退役軍人”戴吉坤,陜西日報社記者。從戰場到非典隔離區,他的身上始終彰顯著軍人的無畏和頑強。

  1981年10月,戴吉坤應征入伍。因為喜愛文學,當其他新兵進入夢鄉時,他卻在堅持寫作。1985年10月至1987年4月,戴吉坤來到云南老山前線,一手拿相機,一手握著筆,記錄下了這場戰爭。1986年,他寫出4萬字的報告文學《軍人》。1996年,他被授予少校軍銜。從一名普通士兵,成長為新聞干事、連隊指導員、宣傳科副科長、營教導員,戴吉坤多次立功受獎。

  1999年,戴吉坤轉業成為陜西日報社的一名記者。從炮火紛飛的戰場到八百里秦川腹地,面臨急難險重任務,他總是沖在前方。2003年非典疫情暴發,他主動請纓,成為陜西日報社抗擊非典特別報道組成員。他深入西安交大一附院非典隔離區搜集第一手素材,發回了大量獨家報道。他寫的1萬多字《非典隔離區采訪日記》、拍攝的40余幅(組)新聞圖片,在讀者中引起強烈反響。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戰士的勇敢無畏和記者的敬業精神在他的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三秦大地上的“最美退役軍人”,他們傳承著紅色精神,詮釋著軍人品格,譜寫出一曲曲動人的歌。

編輯: 孫璐瑩

相關熱詞: 退役軍人 初心 民族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金霍洛旗| 普兰店市| 白朗县| 晋江市| 南漳县| 阿鲁科尔沁旗| 灵石县| 和政县| 惠安县| 资阳市| 娱乐| 武清区| 龙海市| 阿勒泰市| 社会| 西华县| 内丘县| 巫山县| 建阳市| 尖扎县| 荆州市| 方山县| 云梦县| 宝兴县| 嫩江县| 五指山市| 涿州市| 庐江县| 库伦旗| 沈阳市| 宁强县| 天水市| 宁强县| 小金县| 南康市| 新绛县| 贵港市| 上栗县| 达拉特旗| 海阳市| 图木舒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