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柏樺
我省出品的話劇《柳青》獲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文華大獎”,群舞《毛烏素沙漠的女人們》獲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群星獎”;全省35個項目入圍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資助項目名單,資助項數居全國前列;周至縣集賢鎮(西安鼓樂)等7地獲評“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西安鼓樂入選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優秀實踐案例;全省接待境內外游客約3.7億人次,旅游總收入3736.31億元……今年上半年,全省文藝創作、文化旅游公共服務水平、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傳統文化保護、對外文旅交流等領域百花競放、碩果累累,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象。
我省廣大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充沛的激情、生動的筆觸、優美的旋律進行文藝創作。秦腔新編歷史劇《司馬遷》獲第33屆田漢戲劇獎,秦腔現代劇《項鏈》和話劇《平凡的世界》入選2019年度全國舞臺藝術重點創作劇目名錄,同時,話劇《平凡的世界》獲得2019年度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創作扶持工程重點扶持。一大批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藝作品脫穎而出,不僅走進了百姓的生活,也走上了全國的文藝精品舞臺。
為營造良好的非遺保護社會氛圍,讓人民群眾領略千姿百態、絢麗多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增強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識,全省不斷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法》《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宣傳普及力度,加快推進陜北和羌族兩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各項工作,開展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評選工作,進一步推進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隊伍建設。這一系列有效措施,讓非遺文化更好地融入人民生活、服務人民生活。
我省以項目為引領,積極實施省級重大文化旅游設施建設項目,上半年共建設全省重點文旅項目600余個,完成投資超800億元;開工建設旅游廁所200座,完工19座,完成2635座旅游廁所百度地圖標注且同步國家旅游廁所系統,在全國排名第九位;有序推進省圖書館擴建工程和省藝術館擴建工程兩大重點項目建設;組織參加了第七屆澳門國際旅游(產業)博覽會、第十五屆深圳文博會等大型文化旅游展會,推出一批優勢文旅企業、重點文旅產業項目和優質文旅產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求,提升文化旅游公共服務水平,讓群眾共享文化旅游業發展成果。
上半年,全省文化旅游市場運行勢頭良好,共接待境內外游客約3.7億人次,同比增長12.40%,旅游總收入3736.31億元,同比增長21.45%;2019西安絲綢之路國際旅游博覽會吸引了來自44個國家(地區)、31個國內省區市的展商參會參展,舉辦文化旅游推介、展演活動近200場;簽約陜西省文化和旅游重點項目45個,涉及金額389.5億元;累計開展旅游促銷活動670余場,推出惠民舉措4650余項,價值超過5億元,大力促進了陜西省國際、國內旅游市場的拓展。同時,全省各地涉旅企業推出各項優惠舉措。僅“2019中國旅游日陜西分會場”主題活動就組織開展主題旅游活動103項,推出惠民措施133項,其中景區降價、免費等優惠措施82項,引爆假日旅游市場。
此外,我省以“文化陜西”和“了解中國從陜西開始”為形象統領,精心打造陜西“國風秦韻”品牌,組織演出團隊赴日本、德國、捷克、丹麥、白俄羅斯、坦桑尼亞、肯尼亞、南非、烏干達、馬拉維和毛里求斯等十余個國家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旅游交流活動,所到之處廣受好評。一系列具有陜西特色的交流活動,講述了陜西故事,展示了陜西特色,讓中華文化的影響力在世界舞臺上不斷提升。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