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曦 攝
9月7日,由中國文化和旅游部主辦,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總協調,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陜西師范大學承辦的2019“青年漢學家研修計劃”(西安)開班儀式在西安舉行。
2019“青年漢學家研修計劃(西安)”作為第六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重要專題活動之一,共吸引了來自26個國家的33名青年漢學人才參與,他們將圍繞“一帶一路”民心相通、中國西部開發的歷史與現狀、生態文明與可持續發展,以及“一帶一路”背景下民間文化的繁榮發展等主題展開研修活動。開班儀式上,來自日本、伊朗、埃及、泰國、保加利亞的5位青年漢學家結合自身與中國、中國文化結緣的經歷和感悟,分別以“我的中國故事”為題發言。
據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李蕊介紹,“青年漢學家研修計劃”自2014年實施以來,先后在北京、上海、陜西、河南、重慶、廣東、浙江等地共舉辦了18個研修班,培養了來自世界103個國家的551名青年漢學家。2019“青年漢學家研修計劃”在上海、西安、杭州各設立一期研修班。西安作為一個擁有極為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和充滿發展潛力的文明古都,選擇西安就是希望各位漢學家能夠親身感受這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作為絲路起點的獨特魅力,能將研修所獲與個人學術研究結合起來,繼續發揮學者們在世界舞臺上不可替代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同時關注中國發展、傳播中國文化,為中外友好合作和交流互鑒發揮積極作用,共同推進漢學研究的發展。
圖為9月7日,2019“青年漢學家研修計劃”(西安)開班儀式前,絲路沿線各國來賓寫下對活動的祝福。(記者 陳黎 雷縣鴻)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